本篇文章4788字,读完约12分钟
“双星通过做‘三件事’走到今天:做别人不敢做、不做、不想做的事情是应该做的事情。”双星集团董事长柴永森表示。
当智能工厂在整个制造业中还很少见的时候,双星已经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淘汰了所有的老厂和90%以上的落后产能,并率先在轮胎行业建立了世界领先的轮胎智能工厂。,完成了智能改造的任务;本着“蛇吞象”的精神和专业的资本运作,我做了别人不会做的事情,收购了世界车轮公司锦湖轮胎;当废橡胶成为该行业日益沉重的负担时,双星做了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解决了废橡胶回收领域的17个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并成功转型为一个可以复制和推广的新行业。
回顾双星的转型之路,它的目标是巨大而雄心勃勃的,但它的实施过程极其简单而笨拙——总是做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在青岛发起的“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攻势中,双星将继续抓住历史机遇,搭建新平台,创造新生态,勇于开拓新市场空,制定规则,引领行业前进方向,创造和分享价值。
从卖轮胎到搭建平台
今年11月,双星牵头投资完成了“我爱轮胎网”的A+轮融资,融资总额达数千万元。双方的合作将引领5G时代“卖公里”的新零售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定制化、高品质的产品,共同构建基于IOT、人工智能和URS技术的“轮胎联网”平台。
出售的公里数意味着产品从购买时到使用时按里程支付。这种模式不仅绑定了用户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延伸了产业链,还获得了用户大数据的第一手信息,从而更好地为用户定制个性化轮胎。
“轮胎联网”和“销售里程”等新车型是轮胎行业的重要创新,也反映了双星的长远愿景和颠覆性创新的雄心——从销售产品和服务到构建平台。
从2014年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探索“工业4.0”智能工厂开始,双星建立行业平台。
当智能工厂在整个制造业中还很少见的时候,柴永森提出“它们不能以同样的频率与时代产生共鸣,它们将被时代淘汰。“打造世界领先的轮胎智能工厂”,给处于转型期的双星带来了概念的解放。
2016年6月,双星在全球轮胎行业建立了全过程“工业4.0”智能工厂。工厂解决了全球以液体或粉末为原料的制造企业无法实现全过程智能化制造的问题,工厂80%的设备由双星自主研发生产。投入生产后,劳动效率提高了近三倍,产品不合格率降低了80%以上。目前,双星已成为同时拥有卡车和汽车轮胎“工业4.0”智能工厂的全球性企业,被誉为“中国智能轮胎制造的领导者”。
近日,投资15亿元的双星东风轮胎“工业4.0”智能工厂搬迁并投入试生产。作为华中地区轮胎全过程的“工业4.0”智能工厂,该工厂的建设和投产将改变华中地区轮胎产业格局,促进十堰轮胎产业升级。
“工业4.0”工厂作为双星可以复制和推广的工业平台,带来了轮胎制造逻辑的彻底颠覆:从“以生产为中心”到“以订单为中心”,从发现和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通过搭建一个平台,我们可以创造和满足需求,从而反过来推动产品开发和生产。
从工业4.0工厂开始,双星在汽车售后市场建立了“服务4.0”生态系统,创造了以S2C为代表的新“服务4.0”模式。在此基础上,双星进一步提出建立“用户命令、数据驱动、软件操作”的平台系统,做到物尽其用、互联互动,实现“服务4.0”、“R&D 4.0”和“行业4.0”的整合。
柴永森表示,“用户指令、数据驱动、软件运行”平台是一个开放、包容、自我成长的生态平台,将不断融入其他平台、新模式、5G等新技术,在创造和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继续引领行业创新迭代,实现高差异化产品和定制化生产服务。
“三新”开启了生态循环之路
11月4日,双星与齐鲁尚云在青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产品和服务深度合作。双方同意共同开放“人民货场和卡车”的线上线下流程,推进产品直供和“新零售”模式落地,整合双方站、车、服务资源,构建“服务店+移动服务车”全流程服务体系,为卡车司机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种合作只是双星之间高密度战略合作布局中的“冰山一角”。今年,双星在跨境合作方面动作频繁,拓展产业资源,创造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以“三新”为突破口,双星正努力打造全新的橡胶轮胎生态系统。
无论是与传统橡胶轮胎、机械巨头、互联网和“新零售”企业的合作,双星都接受所有可用的平台来扩展和发展空。
双星和韩国现代集团MOVEX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打造世界领先的工业智能物流品牌;与玉柴物流合作,打造第一个港口和公共汽车专用轮胎品牌;我们将与正兴车轮携手打造“轮胎车轮一体化”和“前店后院”的一站式服务智能生态轮辋轮胎平台...
今年3月,双星与JD.com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打造中国整个产业链的跨境整合生态平台,即“服务4.0+ R&D 4.0+产业4.0”。
今年8月28日,双星与苏宁达成战略合作,依托共享渠道和数据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研发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定制产品,实现“网上购买+线下享受”的一站式消费体验。
双星还与天猫站达成战略合作,利用天猫汽车维修的在线资源和天猫站的线下资源,以模块化思维打造高品质定制轮胎,探索“新零售+新智能”的“互联网加”模式。这一次,双星的目标是打造第一个汽车轮胎“新零售”品牌。
起初,双星以开放的态度成为轮胎行业中一个开放的“行业4.0”企业。双星的合作并不满足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新渠道的开发,而是通过开放的合作引导行业建立良性的发展生态系统。
柴永森表示,无论是企业内部运营平台的建设,还是企业之间以“三新”为突破口的深度合作,双星都更加注重产业生态的建设。“只有搭建平台,创造生态,共同发展,我们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分享更大的价值。”柴永森说。
“三个产品”延伸,“制造高”价值链
今年9月6日,双星倡导的轮胎“折价”在山东省首次推出。车主可以根据规格直接为旧轮胎和新轮胎定价。按每个旧卡车轮胎的平均折扣70元计算,它相当于一个新轮胎平均20个旧轮胎。这种模式不仅给车主带来好处,也解决了车主回收废旧轮胎的麻烦。
这是双星围绕橡胶轮胎主营业务的又一创新,发展绿色经济,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回顾发展新兴产业和“打造高”价值链的历程,双星有着准确的定位和清晰的思路。
自2014年启动“第二次创业”并完成智能转型以来,双星已经围绕橡胶轮胎的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了三个新产业:智能设备、工业机器人(包括智能物流)和废旧轮胎的绿色生态回收。
今年,河南省汝南县双星集团废旧橡胶绿色生态回收“工业4.0”智能工厂正式投产。每年有100,000吨废橡胶,相当于1,000万个乘用车轮胎,将在这里处理并转化为一次油、炭黑、钢丝和可燃气体,然后在工厂中再用作工业原料和能源。
这是世界废旧橡胶绿色生态回收的“工业4.0”智能工厂,也是“固体废物回收”重大专项成果的具体落地。废旧橡胶绿色生态回收智能设备的R&D与制造是双星近五年来一直深入培育的一项产业前沿技术。
除汝南外,双星还将利用双星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双招双引”,在青岛、湖北、安徽、贵州等地建设废旧轮胎智能绿色回收工厂。目前,废旧轮胎的绿色生态回收技术已经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关注,双星的海外“绿色”产出指日可待。
“制造长”产业链和“制造高”价值链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两条腿”。在复制和推广废旧橡胶回收的4.0工厂的同时,双星一直致力于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如何使回收的废料具有更高的价值。
“在这一阶段,我们已经从初级废橡胶回收行业发展到利用回收原料研究高附加值产品,并顺利进入新材料领域。”柴永森告诉记者。
“国际化不是在海外建厂”
就在上个月,双星与巴基斯坦MSD轮胎橡胶公司和大宇巴基斯坦公共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署了正式合同,该公司将使用双星的技术和设备。这家工厂计划每年生产700万套子午线轮胎。
巴基斯坦合资公司的登陆不仅将提升双星轮胎品牌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声誉和市场份额,也将使双星品牌更广泛地传播到南亚和中亚市场。
近年来,双星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全面推进国际化战略。双星的国际化战略不仅仅是将生产能力转移到海外,而是全面推进R&D的营销本地化、洲际制造和全球化。
“国际化不是在海外建厂。为了避免贸易风险,一些国内轮胎公司已经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东南亚。”例如,柴永森表示,12月2日,印度对泰国子午线轮胎发起反倾销调查,这给那些只是转移原产地、仍出口产品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危机。
柴永森表示,中国轮胎企业的国际化不仅仅是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更重要的是在当地寻找新的市场,并“推销自己”,为海外基地产品打造品牌。这就是为什么双星强调营销本地化、洲际制造和研发全球化。
在全球化的道路上,双星依托智能制造、智能设备和绿色回收三大智能产业园,加速营销本土化。一方面,它加快了与国际采购集团的合作,成为核心供应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开发大型国际市场,与当地经销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已与巴西、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的客户建立了“一国一伙伴”的关系,并与俄罗斯、阿尔及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客户建立了大规模采购关系。
Open Double Star建立了全球销售网络,培养了对具有渠道优势的国内轮胎品牌的认可。今天,你甚至可以在美国的家乐福超市买到双星轮胎。
2018年7月6日,双星和韩国发展银行在韩国首尔完成了锦湖轮胎股权的交付,并通过持有锦湖轮胎45%的股份正式成为其控股股东。控股锦湖轮胎是双星国际化战略的里程碑。
从此,双星可以利用其在全球的八个生产基地和五个R&D中心,掌握应对贸易战的主动权,弥补双星在乘用车轮胎和运行经验市场(原市场)的不足,进一步提升双星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因此,双星已经成为世界十大轮胎企业。
2019年8月,锦湖轮胎发布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其利润实现近10个季度以来的首次盈利。据业内专家分析,锦湖轮胎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双星进行了“外科手术”改造。
向战略投资者介绍关键资源
10月8日,上市公司青岛双星发布《双星集团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告》,标志着双星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启动。
在智慧转型和品牌国际化之后,开始混合改革意味着双星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双星希望进一步加快建设世界级企业的进程。
公告称,此次混合股权改革将通过实施混合股权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加快双星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同时实施员工持股。混合改革完成后,双星集团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集团层面的中长期激励机制,迅速将双星集团建设成为全生命周期管理、全产业链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实现做强、做强、做大的目标。
“国有企业的混合改革不是‘卖孩子’。”柴永森对混合改革的目的和路径有着清晰的认识,引进了具有加快双星发展所需关键资源的战略投资者,可以说是双星与国有企业混合改革的核心;双星的所有改革都离不开建设世界级企业的最终目标。
记者了解到,目前,双星在行业内率先实施市场细分、组织平台和业务单元“三化”管理模式,并以集群用户为导向,建立适应信息时代的智能高效的运营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对他们的目标负责,而不是对他们的上级负责,并建立了“集团、业务总部和业务单位”的决策系统。根据市场化原则,谁经营,谁决策,谁负责,
目前,集团副总裁以下60%以上的管理人员来自市场,其选拔、聘用和薪酬机制触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实行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共享工资的“三级工资”机制。此外,双星还试图持有几个新兴行业的员工股份。
"困难比预期的大,效果会比预期的好."在谈到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改革时,柴永森是这样总结的。
观念和机制的变化一度使双星凤凰涅槃,生产力第二次获得解放。进入新的改革阶段,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大,但其结果必然是再次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正如柴永森所说,双星需要专注于“做现在应该做的”,这样未来将不可避免地发生。
科创新闻网 导游:“双星通过做‘三件事’走到今天:做别人不敢做、不做、不想做的事是应该做的事。”双星集团董事长柴永森表示。当智能工厂在整个制造业中还很少见的时候,
“双星通过做‘三件事’走到今天:做别人不敢做、不做、不想做的事情是应该做的事情。”双星集团董事长柴永森表示。
当智能工厂在整个制造业中还很少见的时候,双星已经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淘汰了所有的老厂和90%以上的落后产能,并率先在轮胎行业建立了世界领先的轮胎智能工厂。,完成了智能改造的任务;本着“蛇吞象”的精神和专业的资本运作,我做了别人不会做的事情,收购了世界车轮公司锦湖轮胎;当废橡胶成为该行业日益沉重的负担时,双星做了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解决了废橡胶回收领域的17个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并成功转型为一个可以复制和推广的新行业。
回顾双星的转型之路,它的目标是巨大而雄心勃勃的,但它的实施过程极其简单而笨拙——总是做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在青岛发起的“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攻势中,双星将继续抓住历史机遇,搭建新平台,创造新生态,勇于开拓新市场空,制定规则,引领行业前进方向,创造和分享价值。
从卖轮胎到搭建平台
今年11月,双星牵头投资完成了“我爱轮胎网”的A+轮融资,融资总额达数千万元。双方的合作将引领5G时代“卖公里”的新零售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定制化、高品质的产品,共同构建基于IOT、人工智能和URS技术的“轮胎联网”平台。
出售的公里数意味着产品从购买时到使用时按里程支付。这种模式不仅绑定了用户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延伸了产业链,还获得了用户大数据的第一手信息,从而更好地为用户定制个性化轮胎。
“轮胎联网”和“销售里程”等新车型是轮胎行业的重要创新,也反映了双星的长远愿景和颠覆性创新的雄心——从销售产品和服务到构建平台。
从2014年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探索“工业4.0”智能工厂开始,双星建立行业平台。
当智能工厂在整个制造业中还很少见的时候,柴永森提出“它们不能以同样的频率与时代产生共鸣,它们将被时代淘汰。“打造世界领先的轮胎智能工厂”,给处于转型期的双星带来了概念的解放。
2016年6月,双星在全球轮胎行业建立了全过程“工业4.0”智能工厂。工厂解决了全球以液体或粉末为原料的制造企业无法实现全过程智能化制造的问题,工厂80%的设备由双星自主研发生产。投入生产后,劳动效率提高了近三倍,产品不合格率降低了80%以上。目前,双星已成为同时拥有卡车和汽车轮胎“工业4.0”智能工厂的全球性企业,被誉为“中国智能轮胎制造的领导者”。
近日,投资15亿元的双星东风轮胎“工业4.0”智能工厂搬迁并投入试生产。作为华中地区轮胎全过程的“工业4.0”智能工厂,该工厂的建设和投产将改变华中地区轮胎产业格局,促进十堰轮胎产业升级。
“工业4.0”工厂作为双星可以复制和推广的工业平台,带来了轮胎制造逻辑的彻底颠覆:从“以生产为中心”到“以订单为中心”,从发现和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通过搭建一个平台,我们可以创造和满足需求,从而反过来推动产品开发和生产。
从工业4.0工厂开始,双星在汽车售后市场建立了“服务4.0”生态系统,创造了以S2C为代表的新“服务4.0”模式。在此基础上,双星进一步提出建立“用户命令、数据驱动、软件操作”的平台系统,做到物尽其用、互联互动,实现“服务4.0”、“R&D 4.0”和“行业4.0”的整合。
柴永森表示,“用户指令、数据驱动、软件运行”平台是一个开放、包容、自我成长的生态平台,将不断融入其他平台、新模式、5G等新技术,在创造和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继续引领行业创新迭代,实现高差异化产品和定制化生产服务。
“三新”开启了生态循环之路
11月4日,双星与齐鲁尚云在青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产品和服务深度合作。双方同意共同开放“人民货场和卡车”的线上线下流程,推进产品直供和“新零售”模式落地,整合双方站、车、服务资源,构建“服务店+移动服务车”全流程服务体系,为卡车司机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种合作只是双星之间高密度战略合作布局中的“冰山一角”。今年,双星在跨境合作方面动作频繁,拓展产业资源,创造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以“三新”为突破口,双星正努力打造全新的橡胶轮胎生态系统。
无论是与传统橡胶轮胎、机械巨头、互联网和“新零售”企业的合作,双星都接受所有可用的平台来扩展和发展空。
双星和韩国现代集团MOVEX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打造世界领先的工业智能物流品牌;与玉柴物流合作,打造第一个港口和公共汽车专用轮胎品牌;我们将与正兴车轮携手打造“轮胎车轮一体化”和“前店后院”的一站式服务智能生态轮辋轮胎平台...
今年3月,双星与JD.com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打造中国整个产业链的跨境整合生态平台,即“服务4.0+ R&D 4.0+产业4.0”。
今年8月28日,双星与苏宁达成战略合作,依托共享渠道和数据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研发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定制产品,实现“网上购买+线下享受”的一站式消费体验。
双星还与天猫站达成战略合作,利用天猫汽车维修的在线资源和天猫站的线下资源,以模块化思维打造高品质定制轮胎,探索“新零售+新智能”的“互联网加”模式。这一次,双星的目标是打造第一个汽车轮胎“新零售”品牌。
起初,双星以开放的态度成为轮胎行业中一个开放的“行业4.0”企业。双星的合作并不满足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新渠道的开发,而是通过开放的合作引导行业建立良性的发展生态系统。
柴永森表示,无论是企业内部运营平台的建设,还是企业之间以“三新”为突破口的深度合作,双星都更加注重产业生态的建设。“只有搭建平台,创造生态,共同发展,我们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分享更大的价值。”柴永森说。
“三个产品”延伸,“制造高”价值链
今年9月6日,双星倡导的轮胎“折价”在山东省首次推出。车主可以根据规格直接为旧轮胎和新轮胎定价。按每个旧卡车轮胎的平均折扣70元计算,它相当于一个新轮胎平均20个旧轮胎。这种模式不仅给车主带来好处,也解决了车主回收废旧轮胎的麻烦。
这是双星围绕橡胶轮胎主营业务的又一创新,发展绿色经济,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回顾发展新兴产业和“打造高”价值链的历程,双星有着准确的定位和清晰的思路。
自2014年启动“第二次创业”并完成智能转型以来,双星已经围绕橡胶轮胎的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了三个新产业:智能设备、工业机器人(包括智能物流)和废旧轮胎的绿色生态回收。
今年,河南省汝南县双星集团废旧橡胶绿色生态回收“工业4.0”智能工厂正式投产。每年有100,000吨废橡胶,相当于1,000万个乘用车轮胎,将在这里处理并转化为一次油、炭黑、钢丝和可燃气体,然后在工厂中再用作工业原料和能源。
这是世界废旧橡胶绿色生态回收的“工业4.0”智能工厂,也是“固体废物回收”重大专项成果的具体落地。废旧橡胶绿色生态回收智能设备的R&D与制造是双星近五年来一直深入培育的一项产业前沿技术。
除汝南外,双星还将利用双星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双招双引”,在青岛、湖北、安徽、贵州等地建设废旧轮胎智能绿色回收工厂。目前,废旧轮胎的绿色生态回收技术已经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关注,双星的海外“绿色”产出指日可待。
“制造长”产业链和“制造高”价值链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两条腿”。在复制和推广废旧橡胶回收的4.0工厂的同时,双星一直致力于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如何使回收的废料具有更高的价值。
“在这一阶段,我们已经从初级废橡胶回收行业发展到利用回收原料研究高附加值产品,并顺利进入新材料领域。”柴永森告诉记者。
“国际化不是在海外建厂”
就在上个月,双星与巴基斯坦MSD轮胎橡胶公司和大宇巴基斯坦公共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署了正式合同,该公司将使用双星的技术和设备。这家工厂计划每年生产700万套子午线轮胎。
巴基斯坦合资公司的登陆不仅将提升双星轮胎品牌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声誉和市场份额,也将使双星品牌更广泛地传播到南亚和中亚市场。
近年来,双星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全面推进国际化战略。双星的国际化战略不仅仅是将生产能力转移到海外,而是全面推进R&D的营销本地化、洲际制造和全球化。
“国际化不是在海外建厂。为了避免贸易风险,一些国内轮胎公司已经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东南亚。”例如,柴永森表示,12月2日,印度对泰国子午线轮胎发起反倾销调查,这给那些只是转移原产地、仍出口产品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危机。
柴永森表示,中国轮胎企业的国际化不仅仅是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更重要的是在当地寻找新的市场,并“推销自己”,为海外基地产品打造品牌。这就是为什么双星强调营销本地化、洲际制造和研发全球化。
在全球化的道路上,双星依托智能制造、智能设备和绿色回收三大智能产业园,加速营销本土化。一方面,它加快了与国际采购集团的合作,成为核心供应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开发大型国际市场,与当地经销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已与巴西、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的客户建立了“一国一伙伴”的关系,并与俄罗斯、阿尔及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客户建立了大规模采购关系。
Open Double Star建立了全球销售网络,培养了对具有渠道优势的国内轮胎品牌的认可。今天,你甚至可以在美国的家乐福超市买到双星轮胎。
2018年7月6日,双星和韩国发展银行在韩国首尔完成了锦湖轮胎股权的交付,并通过持有锦湖轮胎45%的股份正式成为其控股股东。控股锦湖轮胎是双星国际化战略的里程碑。
从此,双星可以利用其在全球的八个生产基地和五个R&D中心,掌握应对贸易战的主动权,弥补双星在乘用车轮胎和运行经验市场(原市场)的不足,进一步提升双星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因此,双星已经成为世界十大轮胎企业。
2019年8月,锦湖轮胎发布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其利润实现近10个季度以来的首次盈利。据业内专家分析,锦湖轮胎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双星进行了“外科手术”改造。
向战略投资者介绍关键资源
10月8日,上市公司青岛双星发布《双星集团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告》,标志着双星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启动。
在智慧转型和品牌国际化之后,开始混合改革意味着双星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双星希望进一步加快建设世界级企业的进程。
公告称,此次混合股权改革将通过实施混合股权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加快双星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同时实施员工持股。混合改革完成后,双星集团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集团层面的中长期激励机制,迅速将双星集团建设成为全生命周期管理、全产业链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实现做强、做强、做大的目标。
“国有企业的混合改革不是‘卖孩子’。”柴永森对混合改革的目的和路径有着清晰的认识,引进了具有加快双星发展所需关键资源的战略投资者,可以说是双星与国有企业混合改革的核心;双星的所有改革都离不开建设世界级企业的最终目标。
记者了解到,目前,双星在行业内率先实施市场细分、组织平台和业务单元“三化”管理模式,并以集群用户为导向,建立适应信息时代的智能高效的运营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对他们的目标负责,而不是对他们的上级负责,并建立了“集团、业务总部和业务单位”的决策系统。根据市场化原则,谁经营,谁决策,谁负责,
目前,集团副总裁以下60%以上的管理人员来自市场,其选拔、聘用和薪酬机制触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实行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共享工资的“三级工资”机制。此外,双星还试图持有几个新兴行业的员工股份。
"困难比预期的大,效果会比预期的好."在谈到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改革时,柴永森是这样总结的。
观念和机制的变化一度使双星凤凰涅槃,生产力第二次获得解放。进入新的改革阶段,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大,但其结果必然是再次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正如柴永森所说,双星需要专注于“做现在应该做的”,这样未来将不可避免地发生。
关键词:编辑:全球新闻网
标题:双星:剑指世界级企业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jj/2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