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08字,读完约28分钟
原标题:刚才!马云亲自命名了平头阁,并发布了重量级产品!
一夜之间,芯片行业成为媒体的热门话题。
7月25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半导体公司平头阁在上海举行的阿里巴巴云峰会上发布了RISC-V处理器铁铉910。平头兄宣称这是业界最强的RISC-V处理器。它支持16核性能,单核性能为7.1核心/兆赫,主频率比目前业界最好的RISC-V处理器高40%。这是不到一年前成立的平头阁半导体的第一个作品。
铁铉910的直接对手不是像英特尔这样的通用芯片。一方面,它的应用场景不是个人电脑,不是移动设备,而是物联网场景,比如5G基站、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另一方面,它不是一个完整的集成芯片,而是一个类似于ARM的ip核。它采用开源模式,基于5G、人工智能、网络通信、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开发者比ARM更开放。他们可以定制自己的芯片,将性能提高一倍以上,并将成本降低一半以上。
在2018年的杭州云起会议上,当苹果公司宣布要让阿里自己生产芯片时,该公司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铁铉910,作为第一个节目,是惊人的。
与此同时,高通、英特尔和苹果正在移动芯片市场展开一场三角恋。
7月26日,苹果宣布将以10亿美元从英特尔收购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以及一系列专利和大约2200名员工。这是继2014年苹果以30亿美元收购Beats之后的第二大收购。
通过此次收购,苹果将加强其独立芯片研发能力,弥补5G芯片的不足。今年4月,苹果和高通达成了一项和解协议,在支付至少45亿美元后,iPhone将获得高通的基带支持。在高通与苹果达成和解后,过去两年为苹果提供基带的“替代品”英特尔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地位,并暂停了手机芯片的开发。10亿美元的手机基带销售意味着英特尔的移动战略受到了沉重打击。与此同时,英特尔宣布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7%。接下来,英特尔将保留为非智能手机应用开发调制解调器的权利,包括个人电脑、物联网设备和自动驾驶。
平头葛铁铉910瞄准物联网时代,苹果收购英特尔皮带是为了5G……...作为信息技术产业基石的芯片产业,正在悄然崛起。雄心勃勃的技术巨头正在新一轮芯片浪潮中奋力拼搏。
第三次芯片浪潮谈到了芯片浪潮,我想到了《浪潮的顶端》。尽管《吴军》一书因“公司基因论”的观点而备受争议,但该书在理解科技发展史方面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浪潮之巅”描述了半导体产业在很大空间内的发展,从而呈现出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半导体是计算机、互联网甚至信息技术产业的起点。硅谷之所以被称为硅谷,正是因为硅是半导体的原材料,而硅谷是以聚集了大量半导体公司而命名的。在这些公司中,英特尔占领了个人电脑浪潮,高通占领了移动通讯浪潮,这些浪潮又大又高,站在浪潮顶端的企业成了巨人。
既然是波浪,就有涨落。今天,个人电脑和移动芯片都接近极限。五年前,个人电脑衰落了,芯片“足够”了,很难提升动能。英特尔积极转型和发展;英特尔的动员并不成功,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下行周期,手机芯片正面临“适可而止”的局面。智能手机的瓶颈不再是计算性能,而是网络速度、电池寿命和交互。ARM被软银收购,高通的收入在2019年第二季度下降。芯片巨头正在寻找新的方向。
摩尔定律“在18个月内将性能翻倍,成本减半”已经失败。芯片行业的第三次浪潮是什么?《浪潮之巅》出版于2012年。当时,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这本书里没有提到。2016年,吴军在一次演讲中发表声明:
“随着英特尔和微软在个人电脑互联网时代的诞生,以及ARM和谷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成就,新的巨人将在物联网时代诞生。解决操作系统问题的人将是下一个谷歌和微软。无论谁解决了处理器问题,您都将是下一个英特尔和高通公司。”吴军认为,下一波芯片和操作系统将是物联网,我对此表示赞同。
2016年,物联网只是一个概念;2019年,5G将被商业化。低延迟、高带宽和大容量三大特性的最大受益者是物联网,如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智能、智能物流、智能制造等。基于物联网设备的人工智能所获得的海量数据将会进化得更快,并且会有更多的着陆场景。AIoT已经成为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新浪潮。
芯片行业面临不同的市场需求。物联网设备的芯片不再仅仅是主键计算性能或成本。零散的应用场景对功耗、容量、性能和价格有完全不同的要求。定制化和专业化的芯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英特尔和高通的通用芯片模式不再有效,新的巨头将会诞生,芯片行业的布局可能会被重新规划。
建筑是核心战场。在前两次浪潮中,芯片战的核心战场是芯片架构,特别是指令集架构。
计算机设备自下而上由硬件层、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组成。程序员的代码被编译成可执行程序,在运行时被编译成机器指令,最后变成二进制代码,如0101,由芯片执行。不同的芯片有自己的语言来识别程序代码,这被称为指令集。它将基本操作模块化和公式化,大大提高了编程效率和运行效率,为提高CPU性能打开了一扇大门,是计算机产业化的关键一步。
目前,有两种计算系统体系结构指令集:一种是复杂指令(CISC),另一种是简单指令(RISC),不同的指令集意味着不同的芯片体系结构。
英特尔在个人电脑时代脱颖而出,打了两场关键仗。一个是与微软结成双赢阵营,压制摩托罗拉等竞争对手;另一个是与精简指令集玩家的持久战。英特尔采用CISC,RISC是一个更先进的指令集,其处理器设计更简单,可以更好地简化操作,提高速度,降低能耗。
RISC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英特尔还没有彻底改革。在过去十年中,通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基于Win-Tel的兼容性生态屏障,英特尔凭借基于CISC的X86架构击败了精简指令集的玩家。“浪潮之巅”认为,“英特尔不依赖技术,而是依靠市场来赢得这场战斗。”
CISC最大的缺点是高能耗。如果核心处理器全天候使用,一年的功耗相当于它的价格然而,在个人电脑时代,消费者对功耗的感知很弱。手机时代出现的智能手机因电池寿命问题对能耗提出了新的要求。
英特尔的X86架构供不应求,而ARM正在强势崛起。一方面,ARM基于RISC架构,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小尺寸的优点,更适合移动设备,特别是具有低功耗的固有优势。另一方面,ARM采用授权模式,不生产芯片,而是授权给芯片公司。高通、联发科技、华为麒麟和苹果A系列都是ARM架构芯片。在此期间,英特尔很难在移动市场有所作为,总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在第一次芯片浪潮中,基于复杂指令集(CISC)的X86击败了基于RISC的指令集体系结构。在第二次芯片浪潮中,基于RISC的反辐射导弹成功反击。在AIoT时代,第三次芯片浪潮席卷而来。
在5G通信的祝福下,云的集成成为一种趋势,边缘计算兴起,基于云的操作系统如AliOS将会爆炸,所有这些都对芯片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AIoT设备变得越来越分散。其中一些对能耗敏感(如共享自行车智能锁),一些对性能敏感(如需要大量机器视觉计算的末端人工智能设备),一些对价格敏感(如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智能传感器),还有一些对时间延迟敏感(如无人驾驶汽车)...……X86和ARM架构难以满足AIoT设备的复杂计算需求,2010年诞生的RISC-V的机遇已经到来。
RISC-V基于RISC,具有指令集简化、高性能、低功耗等优点。与Arm架构处理器相比,功耗降低了5-6倍,面积效率提高了5倍。更重要的是,RISC-V更加开放、灵活和包容。开源意味着任何企业和学术团队都可以基于RISC-V构建自己的处理器设计架构。开发人员拥有很高的自由度,针对零散的物联网场景进行了优化,没有专利许可费,对初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非常友好。
RISC-v已经成为一种气候,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未来RISC-V可能成为世界主流处理器之一,处理器领域将形成以英特尔、ARM和RISC-V为主导的世界
如果一个新的巨人诞生在第三次芯片浪潮中,它将极有可能诞生在RISC-V指令集阵营中。屏头阁铁铉910是基于RISC-V处理器架构实现的。基于开放环境的测试表明,它是目前RISC-V架构下最强大的处理器,并且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那么,瞄准AIoT时代的平头能否达到第三次芯片浪潮的顶峰呢?
平投兄弟制作的冲浪板“浪尖”来自投资大师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孟格。他在演讲中指出:
“当新产业出现时,先驱者将获得巨大的优势。你会遇到一种我称之为冲浪的模式——当一个冲浪者成功地冲到浪尖并停留在那里时,他可以冲很长时间,不管是微软、英特尔、NCR还是其他公司。但如果你不冲上去,你就会被海浪吞没。”在第三次芯片浪潮中,平头兄弟能成为冲浪者吗?你能爬到潮顶吗?我认为它很有可能赢。
1.芯片技术不是从0到1。
平头阁半导体成立仅一年,但其核心团队在中央处理器和芯片研发方面有十多年的经验。长期从事自主开发的指令体系结构、CPU微体系结构和系统芯片产品的研发,开发了CK801等7个嵌入式CPU IP核。这些产品已批量生产,拥有100多个授权客户,累计销售额超过10亿,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工业控制、车载终端、移动通信、多媒体、无线接入和信息等领域。
这次发布的铁铉910是RISC-V阵营中性能最强的,它是基于平头兄弟多年积累的芯片技术。屏头阁团队将自主开发架构中的产品验证指令技术与RISC-V简化指令相结合,更加稳定可靠,提高了20%以上的性能,将2次发射开发为3次发射并行架构,将流水线深度从10个提高到12个,单位性能提高了40%,达到了工作频率,整体指标比原技术提高了一个层次。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我不相信在弯道超车,基本上是十次和九次以上,所以我们应该换道超车。”个人电脑和移动芯片巨头的技术领先地位是在X86或ARM架构下,所以屏头不能做他们擅长的事情,而是瞄准AIoT,押注RISC-V,并采用新的模式换道超车。
2.全堆栈集成的独特模式。
平投兄弟开创了从芯片到应用的全堆栈集成模式,构建了一个特定领域的片上系统,提供了包括CPU IP、片上系统平台和算法在内的软硬件资源,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了不同层次的针对不同AIoT场景的芯片服务。
与传统的通用芯片的知识产权许可业务模式相比,全堆栈集成模式成本低、门槛低、周期短,对各行各业的开发者,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发者和企业家更加友好,符合AIoT碎片化芯片的要求。
3.终端云协作的独有优势。
在5G时代,云协作中的在线计算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最后,平头兄弟专注于基于RISC-V新架构的AIoT场景,而在云中,他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去年,阿里达摩研究所宣布正在开发一种人工智能芯片——阿里-NPU,它将专注于图像和视频分析、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推理计算,其计算能力将达到同类产品的40倍。
不仅云与终端芯片合作,云计算阿里也有显著的优势。今年4月,高德纳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云在亚太云计算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其市场第一的地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阿里巴巴云拥有天妃的大规模集群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阿里在公司层面推出了物联网战略,而智能机则在全国各行各业抢占了物联网场景,这一切都意味着云协作将成为阿里平头的一大优势。
早在2013年,马云就在他的内部信件中明确表示:“云+应用将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激动人心的终端市场刚刚开始,阿里的年度重点将是从云到终端。”现在看来,不懂技术的马云真的很有远见。
4.阿里巴巴的开源优势。
阿里在全球开源格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2018年中国开源年度报告中,前5名的开源产品阿里占了4。屏头兄在制作芯片时也采用开源模式。铁铉910是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屏头阁是RISC-V白金会员,在指令集规范中拥有完整的发言权;铁铉910知识产权核心也将全面开放,相关核心代码将在广交会上披露;平投兄弟宣布“普惠芯片”计划,邀请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建设标杆项目。
屏头阁已经成为阿里开源的一支生力军。反过来,阿里开源社区的开发者生态可以反馈给平投通用的普惠芯片计划。
5.颠覆性的商业模式。
阿里巴巴对成为一家靠芯片赚钱的公司不感兴趣。马云曾经明确表示,“阿里做筹码不是为了竞争,而是为了每个人。技术包容性是阿里的哲学。阿里甚至希望能够利用非洲人。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获得这种芯片。”首款芯片铁铉910一鸣惊人,不仅采用全堆栈集成模式,而且对外开放,体现了马云当时对芯片包容性的承诺。
有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阿里花了这么多的精力、资本和人力来赚钱而没有芯片?答案是,芯片是阿里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更多的设备应用,芯片可以让阿里的技术战略、物联网战略和数据战略变得更好。阿里制造芯片的目的是希望在AIoT时代成为芯片行业的基础设施提供商,这样世界上就没有困难的芯片了。芯片是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的技术基础,帮助阿里在未来几十年牢牢掌握技术的超级话语权。
由于阿里不想从芯片中赚钱,这将对传统的知识产权许可模式或普通芯片的芯片销售模式产生冲击,就像互联网通过自由模式对传统产业的冲击一样。“世界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知识产权许可的困扰”,而苹果公司收购了英特尔手机基带,并使iOS模式成为终极模式;另一方面,芯片领域的安卓模式正在兴起,它满足了碎片化、个性化和多样化芯片的开放性要求,形成了一个繁荣的芯片生态。Win-Tel一直很难工作,开放是AIoT时代的终极生态形式。事实上,屏头哥要做的是芯片的安卓系统,这自然有助于得到这个词。
从诞生于水平空的铁铉910来看,诞生于21世纪的平头,在芯片的轨道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平头兄是“世界上最无畏的动物”的昵称,马云希望平头兄能学会“不怕”的精神。在半导体行业,英特尔和高通有着深厚的根基,但平头兄似乎从不惧怕任何人。
好的开始,休息开始了。回到搜狐看更多
责任编辑:
科创新闻网 指南:原标题:刚才!马云亲自命名了平头阁,并发布了重量级产品!一夜之间,芯片产业成为科技媒体的热门话题。7月25日,阿里巴巴的半导体公司“平头阁”上线了
原标题:刚才!马云亲自命名了平头阁,并发布了重量级产品!
一夜之间,芯片行业成为媒体的热门话题。
7月25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半导体公司平头阁在上海举行的阿里巴巴云峰会上发布了RISC-V处理器铁铉910。平头兄宣称这是业界最强的RISC-V处理器。它支持16核性能,单核性能为7.1核心/兆赫,主频率比目前业界最好的RISC-V处理器高40%。这是不到一年前成立的平头阁半导体的第一个作品。
铁铉910的直接对手不是像英特尔这样的通用芯片。一方面,它的应用场景不是个人电脑,不是移动设备,而是物联网场景,比如5G基站、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另一方面,它不是一个完整的集成芯片,而是一个类似于ARM的ip核。它采用开源模式,基于5G、人工智能、网络通信、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开发者比ARM更开放。他们可以定制自己的芯片,将性能提高一倍以上,并将成本降低一半以上。
在2018年的杭州云起会议上,当苹果公司宣布要让阿里自己生产芯片时,该公司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铁铉910,作为第一个节目,是惊人的。
与此同时,高通、英特尔和苹果正在移动芯片市场展开一场三角恋。
7月26日,苹果宣布将以10亿美元从英特尔收购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以及一系列专利和大约2200名员工。这是继2014年苹果以30亿美元收购Beats之后的第二大收购。
通过此次收购,苹果将加强其独立芯片研发能力,弥补5G芯片的不足。今年4月,苹果和高通达成了一项和解协议,在支付至少45亿美元后,iPhone将获得高通的基带支持。在高通与苹果达成和解后,过去两年为苹果提供基带的“替代品”英特尔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地位,并暂停了手机芯片的开发。10亿美元的手机基带销售意味着英特尔的移动战略受到了沉重打击。与此同时,英特尔宣布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7%。接下来,英特尔将保留为非智能手机应用开发调制解调器的权利,包括个人电脑、物联网设备和自动驾驶。
平头葛铁铉910瞄准物联网时代,苹果收购英特尔皮带是为了5G……...作为信息技术产业基石的芯片产业,正在悄然崛起。雄心勃勃的技术巨头正在新一轮芯片浪潮中奋力拼搏。
第三次芯片浪潮谈到了芯片浪潮,我想到了《浪潮的顶端》。尽管《吴军》一书因“公司基因论”的观点而备受争议,但该书在理解科技发展史方面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浪潮之巅”描述了半导体产业在很大空间内的发展,从而呈现出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半导体是计算机、互联网甚至信息技术产业的起点。硅谷之所以被称为硅谷,正是因为硅是半导体的原材料,而硅谷是以聚集了大量半导体公司而命名的。在这些公司中,英特尔占领了个人电脑浪潮,高通占领了移动通讯浪潮,这些浪潮又大又高,站在浪潮顶端的企业成了巨人。
既然是波浪,就有涨落。今天,个人电脑和移动芯片都接近极限。五年前,个人电脑衰落了,芯片“足够”了,很难提升动能。英特尔积极转型和发展;英特尔的动员并不成功,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下行周期,手机芯片正面临“适可而止”的局面。智能手机的瓶颈不再是计算性能,而是网络速度、电池寿命和交互。ARM被软银收购,高通的收入在2019年第二季度下降。芯片巨头正在寻找新的方向。
摩尔定律“在18个月内将性能翻倍,成本减半”已经失败。芯片行业的第三次浪潮是什么?《浪潮之巅》出版于2012年。当时,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这本书里没有提到。2016年,吴军在一次演讲中发表声明:
“随着英特尔和微软在个人电脑互联网时代的诞生,以及ARM和谷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成就,新的巨人将在物联网时代诞生。解决操作系统问题的人将是下一个谷歌和微软。无论谁解决了处理器问题,您都将是下一个英特尔和高通公司。”吴军认为,下一波芯片和操作系统将是物联网,我对此表示赞同。
2016年,物联网只是一个概念;2019年,5G将被商业化。低延迟、高带宽和大容量三大特性的最大受益者是物联网,如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智能、智能物流、智能制造等。基于物联网设备的人工智能所获得的海量数据将会进化得更快,并且会有更多的着陆场景。AIoT已经成为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新浪潮。
芯片行业面临不同的市场需求。物联网设备的芯片不再仅仅是主键计算性能或成本。零散的应用场景对功耗、容量、性能和价格有完全不同的要求。定制化和专业化的芯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英特尔和高通的通用芯片模式不再有效,新的巨头将会诞生,芯片行业的布局可能会被重新规划。
建筑是核心战场。在前两次浪潮中,芯片战的核心战场是芯片架构,特别是指令集架构。
计算机设备自下而上由硬件层、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组成。程序员的代码被编译成可执行程序,在运行时被编译成机器指令,最后变成二进制代码,如0101,由芯片执行。不同的芯片有自己的语言来识别程序代码,这被称为指令集。它将基本操作模块化和公式化,大大提高了编程效率和运行效率,为提高CPU性能打开了一扇大门,是计算机产业化的关键一步。
目前,有两种计算系统体系结构指令集:一种是复杂指令(CISC),另一种是简单指令(RISC),不同的指令集意味着不同的芯片体系结构。
英特尔在个人电脑时代脱颖而出,打了两场关键仗。一个是与微软结成双赢阵营,压制摩托罗拉等竞争对手;另一个是与精简指令集玩家的持久战。英特尔采用CISC,RISC是一个更先进的指令集,处理器设计更简单,可以使流程操作更快,能耗更低。
RISC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英特尔还没有彻底改革。在过去十年中,通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基于Win-Tel的兼容性生态屏障,英特尔凭借基于CISC的X86架构击败了精简指令集的玩家。“浪潮之巅”认为,“英特尔不依赖技术,而是依靠市场来赢得这场战斗。”
CISC最大的缺点是高能耗。如果核心处理器全天候使用,一年的功耗相当于它的价格然而,在个人电脑时代,消费者对功耗的感知很弱。手机时代出现的智能手机因电池寿命问题对能耗提出了新的要求。
英特尔的X86架构供不应求,而ARM正在强势崛起。一方面,ARM基于RISC架构,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小尺寸的优点,更适合移动设备,特别是具有低功耗的固有优势。另一方面,ARM采用授权模式,不生产芯片,而是授权给芯片公司。高通、联发科技、华为麒麟和苹果A系列都是ARM架构芯片。在此期间,英特尔很难在移动市场有所作为,总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在第一次芯片浪潮中,基于复杂指令集(CISC)的X86击败了基于RISC的指令集体系结构。在第二次芯片浪潮中,基于RISC的反辐射导弹成功反击。在AIoT时代,第三次芯片浪潮席卷而来。
在5G通信的祝福下,云的集成成为一种趋势,边缘计算兴起,基于云的操作系统如AliOS将会爆炸,所有这些都对芯片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AIoT设备变得越来越分散。其中一些对能耗敏感(如共享自行车智能锁),一些对性能敏感(如需要大量机器视觉计算的末端人工智能设备),一些对价格敏感(如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智能传感器),还有一些对时间延迟敏感(如无人驾驶汽车)...……X86和ARM架构难以满足AIoT设备的复杂计算需求,2010年诞生的RISC-V的机遇已经到来。
RISC-V基于RISC,具有指令集简化、高性能、低功耗等优点。与Arm架构处理器相比,功耗降低了5-6倍,面积效率提高了5倍。更重要的是,RISC-V更加开放、灵活和包容。开源意味着任何企业和学术团队都可以基于RISC-V构建自己的处理器设计架构。开发人员拥有很高的自由度,针对零散的物联网场景进行了优化,没有专利许可费,对初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非常友好。
RISC-v已经成为一种气候,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未来RISC-V可能成为世界主流处理器之一,处理器领域将形成以英特尔、ARM和RISC-V为主导的世界
如果一个新的巨人诞生在第三次芯片浪潮中,它将极有可能诞生在RISC-V指令集阵营中。屏头阁铁铉910是基于RISC-V处理器架构实现的。基于开放环境的测试表明,它是目前RISC-V架构下最强大的处理器,并且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那么,瞄准AIoT时代的平头能否达到第三次芯片浪潮的顶峰呢?
平投兄弟制作的冲浪板“浪尖”来自投资大师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孟格。他在演讲中指出:
“当新产业出现时,先驱者将获得巨大的优势。你会遇到一种我称之为冲浪的模式——当一个冲浪者成功地冲到浪尖并停留在那里时,他可以冲很长时间,不管是微软、英特尔、NCR还是其他公司。但如果你不冲上去,你就会被海浪吞没。”在第三次芯片浪潮中,平头兄弟能成为冲浪者吗?你能爬到潮顶吗?我认为它很有可能赢。
1.芯片技术不是从0到1。
平头阁半导体成立仅一年,但其核心团队在中央处理器和芯片研发方面有十多年的经验。长期从事自主开发的指令体系结构、CPU微体系结构和系统芯片产品的研发,开发了CK801等7个嵌入式CPU IP核。这些产品已批量生产,拥有100多个授权客户,累计销售额超过10亿,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工业控制、车载终端、移动通信、多媒体、无线接入和信息等领域。
这次发布的铁铉910是RISC-V阵营中性能最强的,它是基于平头兄弟多年积累的芯片技术。屏头阁团队将自主开发架构中的产品验证指令技术与RISC-V简化指令相结合,更加稳定可靠,提高了20%以上的性能,将2次发射开发为3次发射并行架构,将流水线深度从10个提高到12个,单位性能提高了40%,达到了工作频率,整体指标比原技术提高了一个层次。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我不相信在弯道超车,基本上是十次和九次以上,所以我们应该换道超车。”个人电脑和移动芯片巨头的技术领先地位是在X86或ARM架构下,所以屏头不能做他们擅长的事情,而是瞄准AIoT,押注RISC-V,并采用新的模式换道超车。
2.全堆栈集成的独特模式。
平投兄弟开创了从芯片到应用的全堆栈集成模式,构建了一个特定领域的片上系统,提供了包括CPU IP、片上系统平台和算法在内的软硬件资源,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了不同层次的针对不同AIoT场景的芯片服务。
与传统的通用芯片的知识产权许可业务模式相比,全堆栈集成模式成本低、门槛低、周期短,对各行各业的开发者,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发者和企业家更加友好,符合AIoT碎片化芯片的要求。
3.终端云协作的独有优势。
在5G时代,云协作中的在线计算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最后,平头兄弟专注于基于RISC-V新架构的AIoT场景,而在云中,他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去年,阿里达摩研究所宣布正在开发一种人工智能芯片——阿里-NPU,它将专注于图像和视频分析、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推理计算,其计算能力将达到同类产品的40倍。
不仅云与终端芯片合作,云计算阿里也有显著的优势。今年4月,高德纳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云在亚太云计算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其市场第一的地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阿里巴巴云拥有天妃的大规模集群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阿里在公司层面推出了物联网战略,而智能机则在全国各行各业抢占了物联网场景,这一切都意味着云协作将成为阿里平头的一大优势。
早在2013年,马云就在他的内部信件中明确表示:“云+应用将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激动人心的终端市场刚刚开始,阿里的年度重点将是从云到终端。”现在看来,不懂技术的马云真的很有远见。
4.阿里巴巴的开源优势。
阿里在全球开源格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2018年中国开源年度报告中,前5名的开源产品阿里占了4。屏头兄在制作芯片时也采用开源模式。铁铉910是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屏头阁是RISC-V白金会员,在指令集规范中拥有完整的发言权;铁铉910知识产权核心也将全面开放,相关核心代码将在广交会上披露;平投兄弟宣布“普惠芯片”计划,邀请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建设标杆项目。
屏头阁已经成为阿里开源的一支生力军。反过来,阿里开源社区的开发者生态可以反馈给平投通用的普惠芯片计划。
5.颠覆性的商业模式。
阿里巴巴对成为一家靠芯片赚钱的公司不感兴趣。马云曾经明确表示,“阿里做筹码不是为了竞争,而是为了每个人。技术包容性是阿里的哲学。阿里甚至希望能够利用非洲人。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获得这种芯片。”首款芯片铁铉910一鸣惊人,不仅采用全堆栈集成模式,而且对外开放,体现了马云当时对芯片包容性的承诺。
有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阿里花了这么多的精力、资本和人力来赚钱而没有芯片?答案是,芯片是阿里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更多的设备应用,芯片可以让阿里的技术战略、物联网战略和数据战略变得更好。阿里制造芯片的目的是希望在AIoT时代成为芯片行业的基础设施提供商,这样世界上就没有困难的芯片了。芯片是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的技术基础,帮助阿里在未来几十年牢牢掌握技术的超级话语权。
由于阿里不想从芯片中赚钱,这将对传统的知识产权许可模式或普通芯片的芯片销售模式产生冲击,就像互联网通过自由模式对传统产业的冲击一样。“世界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知识产权许可的困扰”,而苹果公司收购了英特尔手机基带,并使iOS模式成为终极模式;另一方面,芯片领域的安卓模式正在兴起,它满足了碎片化、个性化和多样化芯片的开放性要求,形成了一个繁荣的芯片生态。Win-Tel一直很难工作,开放是AIoT时代的终极生态形式。事实上,屏头哥要做的是芯片的安卓系统,这自然有助于得到这个词。
从诞生于水平空的铁铉910来看,诞生于21世纪的平头,在芯片的轨道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平头兄是“世界上最无畏的动物”的昵称,马云希望平头兄能学会“不怕”的精神。在半导体行业,英特尔和高通有着深厚的根基,但平头兄似乎从不惧怕任何人。
好的开始,休息开始了。回到搜狐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关键词:编辑:全球新闻网
标题:刚才!马云亲自命名了平头阁,并发布了重量级产品!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jj/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