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75字,读完约7分钟

在市场中,收益总是确定的,这是空.不能增加的产业资本收益更多,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更少。在短期市场中,增量资金是有限的,无限扩张是不可能的。抽血渠道多,增量资金与新市值的矛盾尖锐,市场走势疲软。

杜坤维:完善制度打击操纵才能根治减持之祸

金融网站专栏作家杜

在中国股市的三大问题中,减持和ipo再融资总是牵动着市场神经。ipo正常化已经得到保证,再融资刚刚发布了有争议的规定。受到批评的降价怎么办?它仍然是空怀特吗?它会继续以市场化的名义泛滥吗?还是会引入新的法规?市场将拭目以待。

杜坤维:完善制度打击操纵才能根治减持之祸

数据显示,持有量的减少确实十分猖獗。据Sina.com转载的媒体文章统计,2012年至2016年,大股东累计减持711.18亿元、1607.49亿元、2509.33亿元、5480.45亿元和3594.46亿元。2013年和2015年,持股总量减少了一倍。大股东减持的数量也迅速增加,从2012年的4463宗增加到2016年的8318宗;2014年,减持股份的大股东数量超过1万人。根据这一计算,那一年平均每天都有40多项削减。2015年,大股东日均减持达到22.46亿元,比2012年的2.93亿元高出近8倍。事实上,2014年,a股重要股东平均每日减持超过10亿元;在2015年的峰值之后,2016年的日均降幅回落至14.73亿元。据统计,2016年,965家大股东大规模减持超过1亿元,比2014年增长60%以上。

杜坤维:完善制度打击操纵才能根治减持之祸

可以看出,近三年来,减持的数据远远超过ipo,16年来,减持的数据约为ipo的两倍。无聊的阿拉伯数字背后是血腥的事实。正是投资者的血汗钱使工业资本成功地从纸面财富转化为现实财富。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欺诈和欺骗,这使许多投资者陷入陷阱和后悔。减持,尤其是非法减持,已经成为中国股市的一大灾难。

杜坤维:完善制度打击操纵才能根治减持之祸

对于如何规范减持行为,市场上充满了争议。市场派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前进和后退,让市场自己玩游戏。在我们投资者看来,我们需要学习美国的经验。根据中国的现实,一是打击市场操纵,防止股票价格在短期内飙升,使价格远离内在价值,刺激工业资本变现的冲动;另一个是通过立法来限制工业资本的日常消耗。

杜坤维:完善制度打击操纵才能根治减持之祸

中国股市存在诸多问题,如机构不成熟、市场领导者、中小投资者、缺乏价值投资文化(尤其是监管不力)、短期投机盛行、长期结构性高估等。一些公司几年的利润不到市场价值的一小部分,甚至是十分之几。有一种说法是,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不足以买一套房,但拿出1%的现金就足以买几套房,而产业资本减持有着良好的市场基础。以最近的牛股同利水泥(000885,Buy)为例,在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帮助下,股价飙升,市盈率达到4600倍以上。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增长因素的情况下,收回投资该公司的成本需要4600多年。出售股票和产业重组的成本是不一样的。这是几代人的事。根据托宾·Q的说法,股票估值越高,套现的现金就越多,这一点都不假。将工业资本变现的愿望将得到充分激发。自2017年2月10日至17日,本公司股东田瑞集团通过大宗交易和公开竞价减持23,432,488.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4%,累计套现金额为6.91亿元,仅为同利水泥套现。

杜坤维:完善制度打击操纵才能根治减持之祸

这是市场疯狂投机的结果。工业资本的现金流出是市场中疯狂行为的结果。你能责怪别人吗?不,毕竟,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打击大型资本市场操纵,避免股价严重高估,是防止工业资本大规模减少的必由之路,也是市场化改革的一项基本政策。

杜坤维:完善制度打击操纵才能根治减持之祸

然而,问题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些产业资本千方百计地制造价格上涨的主题,如并购、股权转让、高交付和转让等。它不是那么正宗。至于13家公司与徐翔的勾结,这是一个经典案例。此时打击市场操纵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就整个市场运作而言,没有市场操纵就不会有股价的非理性飙升,这将大大降低工业资本的高现金流出。

杜坤维:完善制度打击操纵才能根治减持之祸

这只是表面现象。在中国股市变现工业资本的强烈愿望有其制度原因。一是定价机制。工业资本的原始成本定价为每股1元。在经历了几轮历史上的股息股本扩张后,持有股票的成本一直很低,其中一些只有几美分。面对目前十多万元和几十万元的股价,暴利效应巨大,自然会有安分守己的冲动。再加上制度的缺失和投机文化的存在,结算和减持成为一个耀眼的词,其次是垄断。目前,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在25%和10%的红线上,一些上市公司持有超过50%的股份。即使他们减持股份,他们仍然是控股股东。如果在不改变控股上市公司状况的情况下套现一些芯片,他们自然会选择减持以实现亿万富翁的梦想。

杜坤维:完善制度打击操纵才能根治减持之祸

投机文化不能立即消失,市场操纵不能立即灭绝,市场结构性高估不能改变,定价机制和垄断具有内在缺陷。面对制度漏洞,我们不能过分相信工业资本的道德约束,也不能过分相信市场原教旨主义。而且,中国的股票市场减持制度也有其自身的缺陷,所以我们不能让产业资本减持泛滥成灾,危及市场的健康运行。借鉴成熟市场经验,规范减持行为,16年前,面对巨大的市场担忧,证监会曾出台新的减持规定,有效抑制了二级市场减持。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问题是,大宗交易的尾巴被抛在了后面,这给无处不在的工业资本留下了一个制度漏洞。大宗交易已经成为市场操纵和现金削减的重灾区,这使得削减监管变得无效,总比什么都没有强,而且减少和清理头寸仍然很受欢迎。

杜坤维:完善制度打击操纵才能根治减持之祸

既然制度上有漏洞,就应该堵塞。怎么做?美国的经验可以借鉴。如果大宗交易被取消,它们将全部返回二级市场,或者对减持方式没有限制,但对减持比例和绝对减持金额有限制。相比之下,我们可以参照美国的相关规定,即每三个月减持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减持超过100万元必须经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批准。批准的意义是让投资者先获利,而不是设立一个高水平的减持来伤害投资者,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自己站岗,从而尽可能避免减持对投资者的伤害。

杜坤维:完善制度打击操纵才能根治减持之祸

在市场中,收益总是确定的,这是空.不能增加的产业资本收益更多,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更少。在短期市场中,增量资金是有限的,无限扩张是不可能的。抽血渠道多,增量资金与新市值的矛盾尖锐,市场走势疲软。

杜坤维:完善制度打击操纵才能根治减持之祸

由于缺乏积极执法的概念,市场投机的概念变得流行起来。在一些大型基金的刻意引导下,中小投资者并没有远离一些公司的主题、理念和高交付,而是带着一种赌博投机的心态参与其中,希望能牵一手而走。结果,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偷鸡和浪费大米成了市场操纵者和产业资本,而轿子用自己的极端贫困完成了别人的财富。因此,人们经常抱怨并用脚投票,这导致了长期的牛短缺和熊短缺。这种情况很难改变。市场自然希望管理层加强监管。行政监督不仅必要,而且合理。行政干预已经成为保护二级市场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重要措施。

杜坤维:完善制度打击操纵才能根治减持之祸

因此,制定新的减持规定势在必行!

(本文由作者授权在金融网站上发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意见。无论您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您积极投稿,并在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中安家。电子邮件地址为zhuanlan@jrj,电话号码为010-83363000-3479。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杜坤维:完善制度打击操纵才能根治减持之祸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