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8字,读完约3分钟

2月20日,沪深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投资服务中心”)召开圣邱慧(600556,BUY)中小投资者座谈会,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投资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关注圣邱慧的动态,并根据具体情况,以公开招标的方式,与广大中小投资者共同起诉真正的责任主体,寻求赔偿。笔者认为,对于圣邱慧的闹剧,真正的责任主体应该是责任人。

曹中铭:须对违规行为实施“穿透式”监管

这两年可以称为圣邱慧的“多事之秋”。去年1月,由于股价持续下跌,邱慧科技前实际控制人顾国平的资产管理计划爆炸,顾国平逐渐失去对上市公司的控制。从那以后,其证券事务代表对前任主席的新言论表示欢迎。自仙岩进入邱慧科技以来,对于其是否已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并无准确的陈述。然而,圣邱慧上演了一系列闹剧是不争的事实。

曹中铭:须对违规行为实施“穿透式”监管

去年7月,瑞来嘉鱼通过二级市场将其在邱慧科技的持股比例提高至4.99978%,仅比5%低100%。瑞来嘉鱼告知上市公司,计划就相关权益变动情况出具报告,但邱慧科技并未配合,即使监管部门采取了发出询证函等各种监管措施。由于与监管部门的对抗,邱慧技术公司已被改造成圣邱慧公司。今年1月3日收盘后,圣邱慧通过信息披露业务系统向上交所提交了《关于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决议的公告》和《关于召开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并提出召开股东大会共审议1001项议案。在这1001张票据中,有许多精彩的票据,无法与上市公司的票据竞争。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要求董事勤勉尽责,对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议案进行调整和修改。但是,上市公司在收到监管部门的监管函后,并没有按照监管要求进行修改。更糟糕的是,1月5日,上述未披露的公告和监管工作函在网络媒体上被全文泄露。毫无疑问,圣邱慧向监管当局发出了赤裸裸的挑战。

曹中铭:须对违规行为实施“穿透式”监管

前后两次面对监管,结果可想而知。去年9月上市后,其股价从16.25元跌至11.77元,仅9个交易日就上涨了25%。投资者的损失不言而喻。在今年精彩的动作闹剧之后,圣邱慧被迫暂停交易。此外,该上市公司在6个月内被监管机构调查了两次,这在中国资本市场(港股00170)历史上非常罕见。

曹中铭:须对违规行为实施“穿透式”监管

显然,圣邱慧上演的精彩闹剧背后的“主角”是责任人,上市公司只是“载体”。如果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进行罚款等处罚,将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而净利润实际上是由上市公司全体股东承担的。这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况,圣邱慧公司的高管违反了规定,所有股东都支付了账单。即使相关高管或责任主体受到惩罚,也是自责的结果。然而,如果惩罚的鞭子打在所有股东身上,这是不公平的。

曹中铭:须对违规行为实施“穿透式”监管

因此,投资中心想通过招标起诉“真正的责任主体”,我认为这确实抓住了矛盾的焦点。事实上,圣邱慧上演的这场精彩闹剧是幕后操纵“负责任的主体”的结果,也是人们期待它承担责任的结果。

曹中铭:须对违规行为实施“穿透式”监管

在当前市场中,上市公司高管违规、全体股东共同买单的现象大量出现,这是另一个不公平的市场。因此,笔者建议将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渗透”到相关个人,由相关个人承担责任,以凸显市场的公平性。此外,如果圣邱慧投资者的损失最终由相关个人承担,违规成本将大幅上升。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违规行为的“渗透式”监督也可以大大增加违规行为的成本,严惩违规者,并对迟到者提出警告。

标题:曹中铭:须对违规行为实施“穿透式”监管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