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2字,读完约3分钟

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12月的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1%;Ppi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5.5%。

经济企稳回升 通胀风险无需担心

自八月以来,整体消费物价指数显示温和上升趋势。在10月份“超过2”之后,它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在2以上。虽然12月份略低于11月份,但考虑到即将到来的春季消费旺季,预计2017年1月cpi同比增幅仍将保持在2%以上,环比增幅也将出现。

经济企稳回升 通胀风险无需担心

看看生产者价格指数。9月份同比增长率从负值变为正值,然后急剧上升,12月份达到5.5%。这主要是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考虑到12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7.2%,预计2017年1月生产者价格指数将继续同比大幅上涨。

经济企稳回升 通胀风险无需担心

物价指数适度上涨,是经济稳定和复苏的主要标志。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化、房地产泡沫的不断挤压和金融风险的有效防控,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将不断提高。这将反映在价格指数中。因此,总体判断是,2017年价格指数将保持温和上升趋势。

经济企稳回升 通胀风险无需担心

然而,随着价格的上涨,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又出现了。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一般来说,经济复苏的过程往往伴随着通货膨胀。当代经济学家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说明经济增长率和价格增长率之间的相同关系。因此,一旦经济增长率上升,就不可避免地要担心通货膨胀。逻辑反映现实,但现实不一定反映逻辑。就目前中国经济而言,经济的稳定和复苏不一定伴随着通货膨胀。

经济企稳回升 通胀风险无需担心

准确地说,通货膨胀是由太多的钱追逐太少的商品造成的,整体物价指数继续急剧上升。因此,通货膨胀要么是因为商品少,要么是因为货币多。目前中国的商品会减少吗?如果商品很少,就不会出现“产能下降”。适度涨价将有助于刺激生产、利用过剩产能、增加商品供应和吸收资金。在产能削减完成之前,除非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否则整体价格指数很难因缺乏大宗商品而大幅上升。

经济企稳回升 通胀风险无需担心

让我们看看货币供应量。中国的货币存量已经非常大了。截至11月底,广义货币余额为153.04万亿元。货币存量如此之多,是央行在提供货币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个稳定和中性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保持货币总量在经济增长的内生需求水平。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很大,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自然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经济企稳回升 通胀风险无需担心

基于以上两个考虑,我们有理由预计,2017年物价指数将随着经济增长而适度上涨,但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中国经济网专栏作家乔瑞卿)

标题:经济企稳回升 通胀风险无需担心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