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7字,读完约3分钟
列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论坛成果清单的中欧列车近期取得新进展。5月26日上午,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重庆、成都、郑州、武汉、苏州、义乌、Xi安等7家列车站台公司联合发起的中欧列车运输协调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央电视台5月26日)
中欧列车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物化成果。习近平同志在国际合作峰会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明确表示,中国和有关国家的铁路部门将签署深化中欧合作的协议,并指出将推动这些合作项目早日启动并取得成效。现在,中欧列车运输协调委员会应该及时成立。作为“枢纽”,它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多式联运,重点建设列车的海外运营能力,共同推动整个运营图的编制。这些都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凿空之旅”。
绵延数千英里的中欧列车支持着“一带一路”强大的陆上贸易出口。它贯穿所有国家,将亚太和欧洲的许多经济圈串联在一起。如今,它带来的主要经济利益是“如果你什么都不说,你会找到自己的路。”然而,从宏观角度来看,中欧列车不仅仅是一幅“当列车响起时,它将花费2000金”的经济图景。在战略布局上,它代表了中国战略的强势地位,甚至是国家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运一直是现代世界贸易的主要渠道。相比之下,飞机的运输量小且昂贵;铁路运输既便宜又安全,但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大问题,需要不同的政策和制度相互衔接,这显然需要长期考虑。但现在看来,海上贸易不仅有“不知其数而渡海”的繁荣,而且还有一种奇怪的战略游戏和“交朋友,近攻”的外交策略。
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但太平洋(601099)并不平静。虽然在贸易和运输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但是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包括马六甲海峡,这是运输石油的生命通道。因此,中国要想“看到路的另一边,一路走下去”,就必须“向东看”太平洋,回头看身后广阔的欧亚大陆,“向西北看”——开辟一条连接远方的大通道,这样自己的命运就不会被别人扼杀。中欧列车有这个问题。
中国的战略思维侧重于建设一个命运共同体,双赢的理念比零更受欢迎。现在,欧盟的容克计划,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6+1合作”,欧亚经济联盟的建设,英国的基础设施升级计划,德国的“工业4.0”,波兰2030年的长期国家发展战略...欧洲国家寻求将其战略规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有机地联系起来。和有机对接,必须有现实的渠道,否则就是坐以待毙。“路通百业”,这是中欧银行提供的一个载体,也为中国创造了一个不同的战略发展空空间。它的未来远非寻常。
正文/谢伟峰
标题:中欧班列不仅是“火车一响 黄金万两”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3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