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9字,读完约3分钟

金山区作为上海的农业区,在加快上海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金山区围绕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依托上海优势资源,立足自身农业实际,解读“精准、实力、活力、链条”四个字,实施农业“一个接一个”战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上海特色、金山特色的“第六产业”。

打造具有上海特点的“第六产业”

“精细化”就是“精益求精”,立足第一产业,发展精细农业和精细农业,夯实“第六产业”的基础。相对而言,上海的农业用地较少,环境承载力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如何在农业资源有限的狭小的空空间里做好工作?金山区积极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重点发展优质水稻、绿色蔬菜、名优瓜果和特色养殖四大优势产业。目前,全区共有23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老字号、上海市著名商标、218个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单位和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率达到85.79%。

打造具有上海特点的“第六产业”

“强”是指“连接第二个画面”,连接第二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设施农业,增强“第六产业”的实力。用工业概念发展农业,将传统农业扩大到生产和加工,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的附加值。着力建设农产品加工集群,引进清洁蔬菜配送、中央厨房、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有1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已成为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区。

打造具有上海特点的“第六产业”

“活”就是“连续做三个工作”,连接第三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增加“第六产业”的活力。金山不仅拥有丰富的现代农业产业资源,而且位于长江以南的吴越,拥有深厚的农耕文化和地方文化等传统农业资源。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注重加强农业与旅游、农业与文化、农业与体育的结合,着力打造4个年接待能力50万人的农业旅游集群。例如,将农业资源与农时相结合,将特色农产品与旅游产品相结合,计划举办田园百花节、甜瓜节、水果节等农业节日,吸引大量游客来金山采摘水果、体验农业、品尝农家菜、欣赏田园风光。

打造具有上海特点的“第六产业”

“链”的意思是“融60%链”,它将三个产业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现了“第六产业”的本质。“第六产业”是指鼓励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即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加工和销售农产品,以获得更多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它突破了原有的产业边界,本质上是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将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联合作用,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延伸整个产业链。一方面,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使农业经营主体能够瞄准市场需求,积极从初级农产品的种植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规范管理作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政策支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营造有利于“第六产业”发展的环境。在实践中,我们将城镇规划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努力打造中国有影响力的“第六产业”集聚区和先导区。园区内有现代种植养殖等第一产业,农产品深加工等第二产业,农业、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其中一些企业正在发展成为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群。(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上海金山区市长胡卫国)

标题:打造具有上海特点的“第六产业”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