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9字,读完约2分钟
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网上销售假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公愤。谁不怕“吃错药”?日前,有媒体披露,截至5月底,北京市共破获各类食品药品案件155起,查获假冒伪劣食品药品100多种17729箱(瓶),声称具有减肥、降血压、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我相信北京的治理会正常进行,其做法值得借鉴。
事实上,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销售假药已经不再是新闻,相关部门也在大力加强治理。然而,治理往往是“一阵风”,在互联网上销售假药有所克制,混乱后仍然引人注目。公众似乎别无选择,只能“跺脚骂老婆”。这种情况不仅威胁人民的健康,而且扰乱市场秩序,甚至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你真的对网上销售假药无能为力吗?过去的实践只强调了以下几点:
就监管当局而言,相关的重码已经存在,没有严格控制的重罚不足以阻止网上销售假药。食品药品监管、工商、卫生、公安、电信、物价等部门要形成合力监管,标本兼治,切断黑色产业链,对各个环节的违法人员绝不姑息,依法严惩,直至追究其司法责任。那些造成死亡的人应该受到重罚。否则,监管当局也应该承担责任。
就电子商务平台而言,根据《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电子商务平台应认真履行审核职责,坚持对生产企业资质的审核和受理,对违规企业进行门槛封锁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否则,该平台与他人串通,应追究其连带法律责任。
就制药商而言,“君子爱财于正”,从不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巨额利润而冒险。中国刑法规定,生产、销售假药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互联网不是法律之外的地方。
就消费者而言,药品是特殊商品,不是土豆和卷心菜。记住不要从非法平台上以低价购买,而是试着从正规医院和药店购买。即使你在网上购买假药,你也应该积极举报并捍卫自己的权利,而不是忍气吞声。否则,“吃错药”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笔者认为,上述措施在过去已经有所实施,但网上销售假药屡禁不止的原因与一些地区和部门的“一阵风”治理不无关系。因此,当务之急是创新监管模式,从网络平台注册、日常业务交易管理、后续质量保证和药品可追溯控制等方面对电子商务网上销售主体进行监管,实现监管常态化。发现问题最好依法处理,这样才能彻底根除网上销售假药的土壤。
标题:治理网售假药须监管常态化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