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9字,读完约3分钟
■一帆
据媒体报道,随着2016年下半年股市的复苏,2015年因股市异常波动而相继关闭或倒闭的配股公司也随之复苏。一些大型融资平台已经将融资规模恢复到了之前的峰值。
具体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几层含义:
首先,市场情绪饱满,人们的情绪高涨。这主要应该得到更好的经济形势的支持。虽然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尚未发布,但从去年第四季度的情况以及今年1月和2月发布的相关数据来看,宏观经济平稳、积极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因此市场充满了情绪。第一季度新投资者数量的同比增长也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证监会与有关部门联手,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遏制市场观念炒作,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例。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已开始规范借壳重组等行为,并不断加大保护投资者权益、建立健康市场、形成场外资金积极吸引力的力度。
其次,市场流动性充裕,因此有必要寻找投资目标。也是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房地产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滞留在房地产投资领域的资金在压力下纷纷撤离,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地方安置他们。从投资属性来看,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相比较而言,投资基金在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偏好较低,但不排除这一部分在退出房地产市场后会被分割,因此将分别选择股票市场和基金配置,以保持和增值为目标。
此外,在清明小长假期间不断发酵的“熊岸”概念,经过各方解读,点燃了市场的热情,也为筹资公司开辟业务增值提供了借口。资金、概念和中介的呈现,使一度沉寂的融资行业重新进入公众的视野。
必须说,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资本配置必须有其合理性。对于具有相当风险承受能力和稳定盈利能力的投资者来说,以预先约定的利息作为资金使用成本,通过配套资金放大投资资金规模,可以成倍增加投资收益,实现财富增值。
然而,通过匹配基金投资股票扩大了收入,同时风险也加大了。因此,控制风险非常重要。目前,该行业没有形成规范和监管,处于混合发展阶段,这也是选择资金配置的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风险。此外,场外融资不在监管视野之内,多层套现后的杠杆率远远超过审慎监管的要求,明显助长了市场的涨跌,干扰了市场监管。特别是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筹资机构为规避自身风险而进行的强制清算很容易导致市场践踏和连锁反应,从而可能从股票期货市场蔓延到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急剧收缩也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威胁金融安全。
然而,经过两年的股市波动和重建,在金融监管改革备受关注的时刻,对这些偏离监管视野边界、削弱其对整个系统的干扰的基金进行有效的计量和控制,已经迫在眉睫。
(帆)
标题:配资部分大平台又至巅峰状态 场外配资不会游离于监管视野之外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