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7字,读完约5分钟
多年来,我养成了收集外国宴会菜单的习惯。 对于国宴的各种轶事,本人也很感兴趣,只要接触到文件数据、纸张、立体媒体,得到至宝,就马上抄写、记住、剪切。
“开国第一宴”
狭义上说,国宴是指一国政府或主要领导人,是为某重大庆典、事件或来华某国或跨国元首、政府首脑举行的宴会活动,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 在我们中国,最大的国宴不会超过一年一度的国庆节招待会。 其中最有历史意义的是“开国第一宴”。
1949年10月1日下午7点,世界瞩目的“开国大典”结束后,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首都北京举行了“开国第一宴”。 这个宴会在当时最豪华的北京饭店举行,被邀请的人达600人,除了许多开国元勋外,还有各民主党派的负责人、各界代表以及外国来宾。
在数量少的外国客户中,有最明显的个体。 他是苏联元驻北平总领事齐赫文。 当时,中国还没有和各国建立邦交,但被斯大林内定为苏联驻华大使馆的临时代办(第二天就任)。 齐赫文这个中文名字是国民党的大老邵力子给的。 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几天,正是这位齐赫文奉斯大林之命,拜访了已经住在北平城的周恩来,迅速转了那个口信:打算让苏联前驻国民党政府大使罗申成为苏联第一位驻华大使。 周恩来得知这个消息,向住在隔壁的毛泽东报告,过了一会儿,齐赫文:毛泽东同意了斯大林的提名。
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仔细把握了“开国第一宴”的各个环节。 例如,考虑到中外客人来自五湖四海,他决定把兼有南北菜系特色的淮扬菜在宴会桌上“唱主角”。 当时有一座美称为“北京淮扬菜第一家”的“玉华台”饭庄,奉命派遣几名淮扬菜大师制作“开国第一宴”的勺子,从城市十几家大饭庄派遣数百名厨师“助宴”。
在这个“开国第一宴”上,到底坐什么样的淮扬菜式,我找了多年,前几天看中国央视的节目时,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开国大宴的菜单是“完全不费事”,原来是“八盘六热四点”
“八盘”中有芥子茉掌、香麻刺头、乌瓜条……
“六热”是鲍汁四宝、东坡肉方、蟹粉狮子头、鸡汁煮干丝、翡翠虾炒作和家福。
“四点”是淮扬汤包、煎饼、黄桥烧饼、艾窝窝。 此后,每年的国庆节招待会将在北京饭店举行。 1959年9月下旬,北京人民大会堂建成,当年的国庆节招待会转移到这里举行。 而且,刚刚建成的大会堂荣幸地迎来了“5000人超大宴会”。 北京各大酒店、大食堂的知名厨师们,还有各种行政、服务人员达一千人,为这次宴会忙碌了整整一周,大部分菜在各地做好后,从四面八方提前聚集到大会堂。
惊人高的陪同规格
在我的“私家国宴数据库”中,我发现两次国宴的规格提高到了“顶”。 这是毛泽东主席招待伏罗希洛夫和金日成的宴会。
1957年春,苏联国家元首波罗希里夫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次访问历时25天,分两次进行(中途,他对东南亚各国进行了一点访问)。 。 他是老布尔什维克,毛泽东12岁,中国领导人都尊称他为“伏老”。 4月15日,伏老飞到达北京后,在毛泽东的陪同下乘坐敞篷车迎接了数十万人。 17日下午7点,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欢迎苏联国家元首的宴会。 六点三十分,伏罗希洛夫在朱德副主席的陪同下,从中南海勤政殿走到怀仁堂,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和周恩来总理在门口迎接客人。 除上述四人外,陈云、林彪、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中央第一领导人、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代表共计二百七十人参加了这空前的盛大迎宾国宴。
三十多年前,我检查了一下,偶然发现了这个宴会的“一汤六热”菜单。 现在后来抄了。
短尾燕子
鱼翅,香菇扁豆,炸鸡,松鼠桂鱼,莲藕酥皮,烤冬瓜帽。
在我国国宴上,“燕(燕窝)翅(鱼翅)同上”比较少见。 为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而举行的国宴上也没有“燕翅同上”。
另一次国宴的规格更高更令人吃惊。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毛泽东在武昌洪山酒店为访华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举行了盛大的国宴。
金日成到达武汉前几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八届六中全会预备会议在洪山酒店举行。 11月25日,金日成陪同周恩来,乘专机到达武汉时,刘少奇率领政治局常务委员们迎接机场。 同一天和第二天,毛泽东和金日成各举行一次会见、会谈,第二天晚上举行欢迎宴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们,参加全会的中央委员们(大部分是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区市的高层)也出席了。 参加国宴的人员规格之高,在新中海外交史上并不是唯一的,而且这种超高规格的国宴在首都北京不举行,在中国国宴史上,其地位更加独特和显著。
先在“盛宴”后举行国宴
1972年2月21日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空军一号”飞抵北京,开始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他和夫人在钓鱼台国宾馆的18楼(俗称“总统楼”)的餐桌旁,得到了独特的乐趣。 毛泽东多次发出奇想,深谙寓意之道,这次的决定是美国总统的“加餐”。
标题:【要闻】中国国宴选粹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8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