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58字,读完约11分钟
据记者调查,无痛分娩在妇产专科医院的普及度高于综合医院,民营医院的普及度高于公立医院
有多痛? 只有经历过生产的人才能亲身体验。
一组美国疼痛指数按程度分为110级,用刀从中间切中指的疼痛指数为9.2,自然分娩的指数为9.79.8,意味着比刀切更疼。 另外,也有理论认为产痛仅次于被火烧毁的疼痛。
上海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前院长段涛告诉记者,一些孕妇在生产中会经历最高水平的疼痛,即“人类想象中能承受的最痛水平”。
无痛分娩已在世界上存在100多年,进入我国已有半个世纪,但目前尚未普及。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 cdc )的报告,2008年,美国产妇使用分娩镇痛的比例超过了60%。 在中国,年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中国人口普及教育中心主办的“快乐分娩室、舒适分娩”项目的活动原稿中,他说“在中国无痛分娩估计不到10%”。
新京报记者致电北京、上海等部分三甲综合医院,发现无痛分娩在妇产专科医院的普及度高于综合医院,民营医院的普及度高于公立医院。 医生说,国内麻醉科医生少,无痛分娩手术收入低是无痛分娩难以在国内普及的重要原因。
分娩止痛比较安全
30岁的浙江临安人王芳(化名)于年8月4日凌晨在当地人民医院住院等待分娩。 她的宫口打开很慢,二十几个小时,宫缩进一步加强,持续时间延长,间隔时间越来越短。 她受不了疼痛,什么也吃不下,也不能休息,整个身体都萎蔫了。
到目前为止,她从同事那里听说过无痛分娩。 联想到毒品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决心说:“因为自己出生,疼得没有力量了,所以最后再考虑。”
医学上正在尝试用物理或药物的方法减轻产妇的疼痛。 例如水中分娩、传导乐、针灸、按摩等。 “最有效的是药物方法,特别是椎管内阻滞镇痛、腰椎麻醉或硬膜外给药镇痛。 ”。 北京一家私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南兴东介绍说,这是目前国内外最普遍、安全性高、镇痛效果最可靠的无痛分娩方法。
无痛分娩在医学上被称为“分娩镇痛”,实际上从宫口打开两个手指左右进行介入,在腰椎棘突间隙进行穿刺,医生到达硬膜外腔后留置非常细的管,用管连接镇痛泵持续给药,作用于脊髓和神经根 在药物的作用下,通过抑制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信号传递到大脑,减少分娩痛和恐惧。
直到8月5日上午6点多,王芳宫口终于进入三指,幸运地等待麻醉科医生进行无痛分娩。 “就像打吊针,在背脊柱上打针,毒品沿着后面的管子一点一点地进来”吸毒不到几分钟,她就不疼了。
“采用无痛分娩,减轻打开子宫口时的产痛,在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中让产妇休息,在子宫口全开之前,可以积蓄力量完成分娩,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耗氧量,不减少子宫胎盘的血流,对胎儿也有好处。
王芳吸毒后,在第一产程中积蓄力量,去年8月5日下午,在用力一个半小时后,她顺利地分娩完毕。
不是所有产妇都可以适用无痛分娩,事前的判断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据南兴东报道,一般考虑三个指标:第一,因为腰椎吸毒,所以需要考虑严重的腰椎和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腰椎手术,或者有比较严重的脊柱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特别是严重的情况下不能。 第二,需要检查,血小板特别低时容易出血形成血肿。 第三,腰部皮肤有大感染性皮疹也不合适。
有些产妇和家人没有选择无痛分娩,担心风险和副作用。
一次产检解除了王芳的顾虑。 排队时,旁边的孕妇向医生打了无痛分娩针问是否有后遗症。 医生马上回答说,打无痛分娩针后的副作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毒品量也是剖宫产毒品量的十分之一,对身体的副作用没有那么大。
南兴东说,医疗操作有风险,常见的严重副作用是腰痛、头痛、头晕、神经损伤,但“这些副作用的发生概率总体较低,临床上尽可能预防,发生后一次也不重复,能治愈,后遗症非常罕见。
他以自己10多年的临床经验为例,我院亚运村院区曾经进行过一次椎管内麻醉产妇的电话随访,近100例产妇只有一些产妇的反馈有腰痛,而且主要是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产后休息不良
据研究统计,“腰痛发生的概率不到1%,头痛头晕的概率为千分之一,神经损伤的概率仅为万分之一”。 另外,民航总医院前妇产科主任吕玉人告诉记者,穿刺失败会出血,进行药物麻醉产后也会疼痛,“这些都是可以恢复的,无痛分娩比较安全。”
不自然的普及率
中国第一例无痛分娩病例已经不能试验了。 根据“无痛分娩中国行”发起人胡灵群在年发表的论文,1959年有关于针灸分娩镇痛的报告,1964年现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的张光波在第一次全国麻醉学术会议上将低浓度的局部麻醉药用于无痛分娩,1953年在英国分娩
关于无痛分娩在我国的普及范围,许多从医采访对象对记者说,一般妇产专科医院的普及度高于综合医院,民营医院的普及度高于公立医院,发达地区的普及度高于偏远地区,与医疗资源有关。
新京报记者致电北京、上海等部分三甲综合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地坛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虹口)等医院确定不开展无痛分娩。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第一医院相关人员表示可以提供无痛分娩,产妇自行提出,医生有必要根据情况判断是否进行。 北京安贞医院可以,但只能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白天提供。
与综合医院相比,妇产科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无痛分娩普及率很高。 据记者调查,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北京妇产医院可以提供无痛分娩,产妇可以在孕妇学校了解相关技术,生产时提出申诉,可以由医生判断。
北京妇产科副主任陈素文告诉记者,只要产妇提出,符合条件,就可以随时接受无痛分娩技术。
关于私立医院,普及率更高。 据南兴东报道,他们医院单独无痛分娩收到约5000多元,每月约150名产妇中,约100人选择顺产,其中97至98人无痛分娩。
浙江省杭州人李乐扬(化名)在年生产时提出进行无痛分娩,但都被医院以麻醉科医生是否不足为理由拒绝了。 她还很在意当初医院的态度。 那是她所在地区唯一的妇产专科医院。
北京某医院生产的耿佳(化名)也建议无痛分娩,但最终医院没有满足她的要求,“疼死的时候只打了稳定注射液,依然麻木不仁,一直疼到咬丈夫手指头”。
麻醉科医生不足
吕玉人对记者回忆说,到她退休那年,本院的无痛分娩率几乎可以达到80%以上,但现在“几乎没有,因为麻醉科人不足”。
吕玉人在能力上说,北京三甲医院可以开展无痛分娩,但现实中没有开展很多,他坦白说“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人手”。
即使在当时普及率很高的时候,“医生也不会自愿提出无痛分娩针。 麻醉科很忙,医疗操作有风险,所以一般由产妇自愿选择”。 吕玉人说,通常产妇提出要求,妇产科联系麻醉科,麻醉科再判断是否派人去做。
去年从北京某三甲医院退休的妇产科医生告诉记者,虽然有无痛分娩,但普及率只有10%。 她分娩时提出无痛,麻醉科医生也必须由手术中的患者继续管理,所以说“必须看当时手术室的安排,如果足够幸运的话麻醉科医生可以安排”。
麻醉科医生的不足是无痛分娩普及率低的最直观的原因。 段涛的分析表明,从临床数量来看,麻醉科医生的数量与需要无痛分娩的产妇的数量不一致。 在综合医院,麻醉科医生首先部署在全院各科手术中,不专业部署在妇产科中。
广州一家二甲苯综合医院的麻醉师告诉记者,他们科室只有三名麻醉师,每天必须开展各种外科手术的麻醉,有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等。 “手术平均2小时,无痛人流15分钟,一天15个无痛人流……大家都忙到这种程度。 无痛分娩的时间在哪里? 空即使有过去的手术,产妇可能已经等不及分娩了”。
麻醉科医生在全国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的黄文副会长在年度采访中提到:“现在全国有麻醉科医师8.5万人以上,差距约30万人。”
除此之外,全国麻醉科专业的招聘人数在减少,但缺少的巨大麻醉科医生正在缩小入口。 两者看起来相反,但反映了国内麻醉科医生的不自然。
因此,产妇提出无痛分娩的要求时,通常不能满足,理由是麻醉科医生不能打开身体,或产生各种副作用劝产妇放弃。
■专家的建议
用制度保证麻醉科医生的收入
国内推进无痛分娩的活动正在进行。
2006年,美国籍华人、美国西北大学芬堡医学院泌尿麻醉部主任胡灵群发起了“无痛分娩中国行”活动,开始在中国宣传安全有效的椎管内分娩镇痛,每年来国内支持训练基地的建立和授课。
2001年8月,有分娩镇痛先例的北大一附属院的分娩镇痛规范化,从第二年2月开始举办培训班向全国宣传无痛分娩技术。 他们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为了宣传无痛分娩,不仅没有按照惯例提取大部分技术,还给医务人员贴了200元作为奖励。
分娩镇痛在国内没有统一收钱的标准,综合医院的麻醉费用便宜,一般在1200元左右。 与30分钟以上结束的剖腹产相比,分娩镇痛至少需要4、5个小时。 “对医生来说不合算。 谁想做呢? ”。 段涛反问道。
郭杉向记者出示了产妇住院费用的名单。 这个生产时间是4小时的产妇,可以说“生得早”,分娩镇痛费用共计2000多元。 他平时做阑尾手术差不多,但只需要45分钟。 “一个麻醉科医生在那里,2000元的医生大概能盈利60元,7、8小时能盈利60元吗? ”。
中国妇产科网的创始人龚晓明表示,分娩镇痛麻醉的价格很低,对医院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手术,“除非把无痛分娩的价格定得很高,否则必须普及宣传,让公立医院和麻醉科医生充分推广这项技术”。
他自己举个例子,妻子在海外分娩,要求无痛分娩时,医生要求500美元。 他没说第二集就给了。 “你觉得如果在国内给医生1000美元,他会拒绝你吗? 不。 ”。
“最大的问题是处理医院收入和经费的统一。 ”。 段涛说:“提高麻醉科医生的待遇,改革定价机制听起来很简单,但如果制度不能保证,喊口号是没有意义的。”
“最重要的是,无痛分娩不普及只是医疗很多问题的一种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用计划经济思维管理医疗,而不是利用价格规则使医疗市场良性运营。” 横晓明说,根本问题在于医疗管理制度。
另外,郭杉说不接受无痛分娩的理由有家人的担心。 这些担心的第一是对副作用的认识不明确,公婆认为产妇“太甜了”,担心费用。 结果,无痛分娩15002000元的费用通常不在医疗保险范围内,需要自费,是“对分娩痛的无视”。
横晓明表示,“现代社会不应该发生让女性承担痛苦生孩子的事件”。 就像社会学家李银河说的,“产妇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社会文明的程度。 为了减轻产妇的痛苦,是对生命个人的尊重,也反映了生殖文明。 ”。
新京报记者高敏感性实习生陈卓琼
标题:【要闻】产痛只能忍?无痛分娩普及难 多个三甲医院不开展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