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1字,读完约2分钟

上周末,中国央行开始干预人民币汇率,并宣布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央行此举旨在减缓人民币贬值,减轻资本外流的压力。政策一出台,人民币兑美元就上涨了400个基点,新加坡50指数也上涨了1%。

刘柯:央行出手稳汇率 利好依旧“看不见”?

央行干预人民币汇率的深远意义是什么?

要分析这件事,我们必须首先认清本轮人民币贬值的背景。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升降不是一种纯粹的市场行为。本轮人民币贬值有着深刻的背景。它不是由国内经济形势恶化造成的,而是主要对冲了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一旦人民币在可控条件下贬值10%左右,就能有效对冲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如何理解它?例如,对一个出口企业来说,美国的增税将导致出口商品的终端价格上涨10%至25%,但如果人民币贬值10%,成本将下降10%,从而实现套期保值。此外,从中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看,人民币贬值与美元升值相对应,在国内结算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贸易逆差将会减少,尽管这个数额不是很大。

刘柯:央行出手稳汇率 利好依旧“看不见”?

当然,人民币贬值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心理上的冲击,即对资本外流的恐惧,而股市承受的压力首当其冲。从常识来看,人民币加速贬值,热钱会因为对冲而买入美元,卖出人民币。资本外流会降低股市的流动性,股市也会相应下跌。这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起因。本币贬值和股市暴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然而,这只是一个假设,因为a股市场上可以流出的资本并不多,而且很多都是不能流出的股票型基金,这与外资在东南亚股市占很大比重的实际情况完全不同。担心人民币贬值导致a股基金亏损完全是一种幻想。

刘柯:央行出手稳汇率 利好依旧“看不见”?

然而,由于央行这次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提高到了20%,它仍然可以减缓人民币的贬值。此外,实际行动表明,“随心所欲地下跌”和“随心所欲地空”是不可取的,这增强了市场信心。这可以从香港股市周一的表现中看出。虽然a股依然低迷,但港股依然相对强劲。此外,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总量如此之大,市场如此之大,所以人民币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如此迅速地贬值。当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合适价位是一个意见问题,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中国仍然需要改革开放,仍然需要引进外资。恶性贬值不符合中国当前的利益。

刘柯:央行出手稳汇率 利好依旧“看不见”?

话虽如此,关键是我们应该有信心,不要低估自己,这个信息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来传达。当务之急是用实际行动扭转市场预期,阻止市场随意“下跌”和“做/做”,这将导致投资者信心崩溃和新的市场危机。

标题:刘柯:央行出手稳汇率 利好依旧“看不见”?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