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8字,读完约3分钟
改革开放使中国与时俱进,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开辟了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正确处理了一系列重要关系,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经验。
正确处理立足国情与借鉴国外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虚心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先,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不接受外国的任何说教。”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和世界眼光,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成果。但是,应该认识到,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现实中,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模式,甚至依附西方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最终失去了发展自主权。他们没有实现现代化,而是陷入了混乱。事实证明,不同的国情会导致不同的道路,这是基于国情的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自己的国情,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走上了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实现现代化,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为不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还要通过不断改善民生,为经济发展创造更有效的需求。同时,改善民生应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我们应该尽力而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所发展,但人民并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最终导致社会动荡。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切实际地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由于福利过多,导致效率低下和增长停滞。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在经济和金融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福利水平为基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和互补。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现代经济制度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其核心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作用。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而不是相互否定的。它们不能分离和对立,市场也不能用于资源配置。这种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了政府的作用,也不能取代甚至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发展中国家反对政府和市场,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否定政府的作用,造成了全国严重的经济混乱。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重视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和优势,这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和创新力,而且保证了市场经济的有序有效运行,有效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正确处理生命力与秩序的关系。一个运行良好的现代社会应该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习近平同志指出:“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必须是有序的活动。死水不能在水池里工作,暗流也不能工作。”目前,困扰许多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难题是社会动荡和不稳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将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使劳动力、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所有要素都充满活力。可以与发电竞争,所有创造社会财富的来源都可以充分流动。同时,注重为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确保改革和发展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始终得到推进,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写作:章昊)
标题:人民日报:改革开放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途径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