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6字,读完约3分钟
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春节红包大战中,第一次加入杀戮的辣椒直播平台发放了1亿元红包,为辣椒直播赢得了足够的流量,也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了2016年再次出现的在线直播平台上。去年在中国被称为“直播的第一年”。风险投资的涌入一度将网络直播推到了“窗口”,网络直播平台已经悄然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月7日新华社)
在过去的几年里,粉丝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网络术语,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随着直播的不断升温,这个术语被更多的人所熟知。这种以情感资本为核心的方式,并不是单纯依靠作品来实现利润,而是通过粉丝的回报来获得回报,大大缩短了网络直播从业者获得回报的途径,体现了粉丝经济独特的市场属性和价值。因此,不仅网播从业者可以在工厂大规模生产,而且一些名人艺术家也加入了网播大军的行列,实现了通过粉丝经济获得丰厚回报的初衷,客观上促进了网播行业的发展。
与传统的观众只能被动地、无选择性地接受信息的刻板印象不同,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互动是网络广播最显著的特征。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粉丝经济的效果,也是网络直播的生命力所在。然而,为了让粉丝经济创造更大的效益,带来更多的回报,一些网络主播在直播时不断刷新道德和法律底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现场直播内容粗俗、风格低俗、表演拙劣,完全没有美感和艺术价值。在这种情况下,陈旧的风扇经济已经成为网络广播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网络直播是网络文化的一种形式,它的诞生丰富了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理所当然,我们应该对这种被许多网民喜爱的新的文化交流形式更加宽容。然而,在粉丝经济的不断催化下,网络直播偏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主管部门不得不规范网络直播行为。据统计,目前中国已有3万多个非法账户和近9万个直播室被“封杀”。直播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整个直播行业可能会成为泡沫,但这并不意味着直播前景黯淡。
直播也是一种劳动。在粉丝经济时代,一些人可以通过直播获得奖励,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这反映了社会对劳动的尊重。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的问题是,风扇经济也必须运行在健康的轨道上。如果网络广播顽固地坚持“低俗出效益,迎合市场”的道路,那只会毁掉整个网络广播行业的未来。此外,央视“汉字听写大会”、“汉语成语大会”、“汉诗大会”等节目的收视率一直在上升,这告诉我们,文化传播只有坚持内容为王、创新传播方式,才会有市场、有出路、有未来,粉丝经济不是网络传播的毒药。
正文/刘根生
标题:粉丝经济不是网络直播的毒药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9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