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7字,读完约3分钟

目前,我们希望中国经济史能够回答越来越多的重要问题,不仅仅是回答历史问题,而是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来反映现实。事实上,中国非常重视历史,目前对实际问题的许多理解都是从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得到的。因此,正确看待历史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马德斌:中国经济史研究未来十年或有大发展

【本期介绍】以史为鉴,我们可以知道得失。当中国的改革开始咬紧牙关的时候,在世界的眼中,中国有什么样的存在?从经济改革的角度来看,最高管理层在制定政策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是什么因素支撑了前帝国的崛起?金融网站邀请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终身副教授马·德宾来详细解释这些问题。

马德斌:中国经济史研究未来十年或有大发展

[本期嘉宾]马·德宾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终身副教授。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暂时的衰退,一方面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是市场改革和法制的倒退。然而,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巨大。需要做的是在制定政策时进行更多的调查和研究,平衡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重新考虑外交和政治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服务。把市场和法制的重要性铭记在心,因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只能通过与市场的结合来发展。

马德斌:中国经济史研究未来十年或有大发展

第五节马德斌:中国经济史研究在未来十年可能会有很大发展

金融:你刚才提到了经济史的研究。你是研究经济思想史的专家。我想请你谈谈你的学术研究道路和个人经济研究发展。

马德斌:我在上海长大。1989年,我出国攻读美国经济系的博士学位,从事经济史研究。那时,正好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和中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差距。我想研究中国经济的问题,所以当我在做博士项目时,我选择了中国和日本的现代生丝出口来研究现代化的比较。我在想,为什么这两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会有如此大的逆转,为什么中国的生丝出口是世界的

马德斌:中国经济史研究未来十年或有大发展

后来,我去日本当博士后,然后在日本教了六年书。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史系学习经济史。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趣和有价值的经历。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所以我首先对李约瑟之谜感兴趣。为什么中国没有工业革命,而英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生产、法律和制度。因此,经济史的研究非常广泛,包括意识形态也非常重要。然而,中国经济史研究仍然是一个相对基础的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马德斌:中国经济史研究未来十年或有大发展

金融:结合中国的实践或世界各国的发展史,你认为经济史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术进展是什么?还有哪些理论值得突破?

马德斌:目前,我们希望中国经济史能够回答越来越多的重要问题,不仅仅是回答历史问题,而是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来反映现实。事实上,中国非常重视历史,目前对实际问题的许多理解都是从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得到的。因此,正确看待历史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马德斌:中国经济史研究未来十年或有大发展

金融界:中国哪些学者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马德斌:我认为中国经济史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与纯理论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不同,它需要植根于中国的土壤。中国学生在这个领域起步较晚。目前,所做的工作还不多,但大量中青年学者正在增加。这主要是指有经济和历史背景的学者。虽然这一领域目前还不明显,但我相信在十年内,应该会有一个彻底的改变,这将使经济学家刮目相看。

马德斌:中国经济史研究未来十年或有大发展

欲了解更多访谈的全文详情,请参阅:《金融街客厅》194号负责人马德斌说:中国经济的相对衰退与市场的倒退和法制改革有关

标题:马德斌:中国经济史研究未来十年或有大发展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