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1字,读完约3分钟
尽管违约事件的不断发生提高了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警惕性,但央行副行长潘披露的一系列数据,让业界对中国债券市场有了新的认识:
截至2016年底,中国债券市场余额达到63.7万亿元,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二;企业信用债券余额为16.5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融资方式,中国债券市场多年来的增长是有目共睹的,而不断增长的投资者结构和发行者则显示出其日益国际化的一面。
投资者走向多元化国际化。自2009年以来,海外清算银行可以在其存款余额的8%以内投资银行间市场;2011年底至2013年,qfii和rqfii制度逐步完善,投资范围从外汇债券市场扩大到银行间债券市场。2016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允许各类境外金融机构及其向客户发行的投资产品,以及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同时取消投资额度限制。截至2016年6月底,境外机构和个人债券持有量为7639.82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总量的1.3%。中国债券市场已经成为海外机构投资者配置资产的重要场所。同期数据显示,共有328家海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市场,占银行间市场投资者的2.9%。投资者包括海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其他资产管理机构。
与投资者的国际化相对应,国内债券市场的发行人也逐渐走向国际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8家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境外发行人的类型包括国际开发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注册/核准的债券总额为1442亿元,其中人民币债券1255亿元,特别提款权债券187亿元。
参与者和发行者的国际化不断增强了国内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据报道,彭博公司宣布建立包括中国债券市场在内的两个新的债券指数,这表明国际金融市场认可并关注中国债券市场的开放。德意志银行最近在其研究报告中预测,人民币债券有望在2017年下半年纳入主要国际债券指数,未来5年内,将有7000-800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军近日表示,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具体措施,允许投资中国银行(601988,BUY)间债券市场的境外非央行机构投资者参与即将推出的国内外汇衍生品市场,相关税收政策也在进一步明确。他还透露,央行仍在研究适当延长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时间的问题,为方便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正在研究延长境外机构交易结算周期的相关问题,并积极推进与相关机构在债券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合作,为中国债券加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创造条件。
可见,在深化国内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推进“一带一路”大战略的过程中,积极稳妥推进债券市场开放的步伐是坚定的。
标题: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步伐坚实亦坚定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