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4字,读完约3分钟

两次会议相继结束。据媒体报道,据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统计,23个省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高达45万亿元以上!互联网上有传言称,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将再次出台。事实上,固定资产投资与2008-2009年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完全不同。2016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接近60万亿元。相比之下,2017年23个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不是很高,当年的“4万亿计划”主要是中央政府主导的债务投资。

经济增长的动力究竟在哪

无论是地方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还是中央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其源头都是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有形之手”,在经济理论上被称为“有为政府”。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可以一下子实现三个目标:第一,它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其次,它可以推动增长;第三,它可以提高政治成就。三者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增长,可以称之为“政府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据说“有希望的政府”的增长模式可以在20年内保持8%的经济增长潜力,所以2016年6.7%的增长业绩似乎并不出色。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评估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动力究竟在哪

增长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最初的研究命题是:如何实现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高于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因此,评估经济增长有第一个标准:增加就业的目标。

经济增长的动力究竟在哪

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命题扩展了两个概念:一个是消费需求的增长,另一个是总投资的增长,两者的结合形成总需求的增长。宏观经济学看似复杂,但事实上它大多是常识。问普通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答案肯定是前者。再问一次: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良好的消费还是投资?答案可能不同。然而,如果我们提前告知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那么经济增长将主要取决于消费。我认为大多数人会支持由居民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经济增长的动力究竟在哪

从这个对2016年经济增长表现的评价来看,值得称赞的是:1 .居民收入增长首次超过经济增长;2.新增就业提前三个多月实现了年度目标。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63元,比上年增长8.4%;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0883元,比上年增长8.3%。相应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16年达到新高,达到64.6%!

经济增长的动力究竟在哪

抛开经济学的迷雾,常识告诉我们,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性高于经济增长,消费驱动力的贡献应该高于投资驱动力。如果政府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伴随着国债的增长,问题将更加严重。近三年来,政府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逐年减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新高,接近今年的三分之二!在新政府的努力下,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改变,但最大的宏观经济风险仍然是多年积累的债务负担。面对挑战,新政府从多方面入手,向即将召开的全国人大提交了一份有价值的答卷。

标题:经济增长的动力究竟在哪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