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45字,读完约11分钟

当“金融混乱”、“从现实到虚拟”和“套利”这几个词被反复提及时,结合前几天媒体曝光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指导意见》原文,不难看出监管者对金融系统资产管理混乱的愤怒情绪确实存在,一个联合整顿的大网络已经慢慢开通。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本文作者是苏宁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

3月2日,新任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首次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并在屏幕上刷了一会儿。

在他对银行业诸多问题的描述中,有对政府和企业作风的温和批评,如“不弯腰工作”、“坐以待毙”、“只收费不服务”等,也有“关牛棚里的猫”等俏皮话,以及“坚决治理各种金融混乱”的严肃表态。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用激烈的方式批评和表达你的观点是很糟糕的,但是更糟糕的是当你明显生气的时候笑着告诉你。

在金融体系的话语环境中,“非法集资”可能是最严重的字眼。自2015年以来,没有一个共同黄金平台有好的结果;“仙女”和“害虫”排在第二位,离被禁止不远了。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在银行业的话语环境中,“金融混乱”、“去现实化到虚拟化”、“空转移套利”等词汇已经变得非常严重,无论它们有多混乱,都不能总是被称为“小妖精”。毕竟,银行靠信誉生存,没有普通人(603883,买)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因此,当“金融混乱”、“从现实到虚无”、“套利”等字眼被反复提及时,结合前几天媒体曝光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指导意见》原文,不难看出监管部门对金融体系资产管理混乱的真正愤怒,一个联合整治的大网络已经慢慢打开。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基于此,我们应该真正关心这次会议,讨论监管愤怒的真正原因及其对市场所有参与者的影响。

监管者为什么“生气”?

先问谁犯了错误,然后问是什么犯了错误。

谁的错?每个人都有错。

这一次,不仅是银行犯了错误,包括保险、信托、经纪和基金在内的整个资本管理体系也犯了错误,错误的根源在于产品创新。

可以说,通过一些突破性创新进行监管套利一直是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一个有趣的把戏,监管者很少真的生气。毕竟,基于监管套利的产品创新有时会推动金融体系本身的进步和发展。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例如,大额存单(cds)最初是美国银行业基于规避“Q规则”的监管套利而产生的,后来成为适度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工具,在各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因此,监管者很少对被监管者的产品创新采取一刀切和粗鲁的态度。2015年发布的《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就是一个例子。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太多是不够的”这句话真的应该让监管者感到愤怒。就像彼得一样??德鲁克说:“成功的创新者是相当保守的,他们必须这样做。他们不是“关注风险”,而是“关注机会”。当创新者本身过于激进,甚至专注于冒险时,创新本身就会面临自己的反应,即“过度扼杀”严格监管。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1929年,华尔街爆发了一场股市崩盘,银行也卷入其中,因为它们可以同时从事证券投资业务。大量银行破产,货币供给机制严重受损,引发持续通缩,进而导致大萧条从证券市场蔓延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直到1933年著名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颁布,美国银行业进入了近70年的严格分业经营时代,一度在全能银行体系下与日本、德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看看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是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是房地产市场的“小风险”通过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不断释放到金融体系中,从而爆发了“大危机”。危机过后,国际社会开始反思“多头监管”框架下的空监管真相。为了防止高风险金融产品再次成为监管的“漏网之鱼”,防止不同业务过度交叉造成的风险隐藏和扩散,基于宏观审慎原则的统一监管框架已成为各国监管改革的重要方向,其影响力仍在发酵。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最后,让我们看看国内大型资产管理行业做了什么让监管者愤怒。

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过度追逐规模,忽视风险。经过两三年的疯狂发展,2016年又迎来了集中整治。

这辆车刚刚理清了头绪,在传统资产管理领域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自2012年以来,监管机构放松了对保险资产管理、经纪资产管理、基金专用账户和基金子公司的监管限制,中国迎来了一个伟大的资产管理行业时代。2016年,情况很混乱:在资本市场,万宝争端的结果尚未决定,而格力得到了安抚。“妖精”和“有害的人”曾经呼吁下雨和风头;债券市场在4月份首次暴露出集中违约,这让人们感到担忧,然后在制度错配的逻辑下重新进入繁荣。年底,市场再次逆转,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大熊”,声称“一个月下跌两年。”利润”;商品市场也起伏不定,螺纹钢一度成为期货交易者的最爱;银行老大不甘寂寞,凭借资金便宜的优势,市场上的各种渠道机构纷纷上当,他们在理财业务和银行间金融业务上不断创新,导致“一些交叉的金融产品跨市场,层层嵌套,底层资产看不到底,最后无人知晓流向”(郭董事长的话)。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疯狂过后,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自己的反应。这次,郭树清董事长强调“坚决治理各种金融混乱”。日前,一些媒体曝光了资产管理行业统一监管的意见稿。从内容上看,可以称之为“多少年的苦心创新,一份纸质文件可以追溯到解放前”。毫无疑问,困难时期即将到来。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产品创新的红线在哪里?

那么,具体的错误在哪里?

五个字——系统性风险。

无论何时,“系统性风险”总是监管者眼中最重要的红线。在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下,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如经济低迷、高负债、刚性赎回下的信用风险不明等。,以及财务杠杆、产品降低门槛、不可估量的风险、期限错配等行为。将带来系统性风险,因此它们很容易被监管者视为洪水猛兽,受到重拳打击。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在这场资产管理行业的混乱中,债券市场成了焦点之一。让我们关注债券市场。

就像发放贷款一样,购买债券也支持实体经济,银行一直是债券的主要买家,贡献了大约70%的资金。但问题是,在经济转型和发展的特定阶段,“过度”的债务购买,尤其是杠杆收购,已成为“聚集系统性风险”的帮凶。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谈到债券市场,我们应该从“刚性赎回”开始。刚性赎回意味着你闭着眼睛买入时不必担心踩到雷声,这使得债券投资事实上“无风险”。然而,债券收益率明显高于存款和银行间存单。银行可以在吸收存款或发行银行间存单后购买债券以赚取无风险息差,这将导致空.套利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最初,贷款利率远高于债券收益率,所以银行更愿意发放贷款,而不是购买低利率债券,债券的配置更多地是基于流动性调整的需要。

近年来,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不良贷款频频发生,优质贷款资产越来越难寻。一些银行已主动减少贷款,并开始专注于债券和存款(甚至是银行间存单)之间的无风险息差。由于债券的严格赎回,即使是谨慎的银行也会大胆而安全地吃掉债券资产。为了赚更多的钱,激进的银行将抵押他们持有的债券进行再融资,并获得资金再次购买债券,这被称为“增加杠杆”。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2015年银行业年报发布后,专注于债券投资的银行显然实现了更快的利润增长。因此,2016年,同行们纷纷效仿,投身于无风险的债务购买套利交易。因此,债券市场迎来了为期两年的大牛市,各种资产管理产品,如银行财富管理、经纪资产管理集合和公共基金,都是嵌套和杠杆化的。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然而,如上所述,“太多是不够的”会导致自我反应。

在刚性赎回下,债券购买者更注重利率而非风险,这使得大量资金聚集在产能过剩等高风险行业。更不用说资金的低效使用了。对于这些行业中的许多企业来说,它们本应该被市场淘汰,但它们通过发行债券生存了下来。当债务人欠下一定规模的债务时,他们的地位从“孙子”变成了“叔叔”,没有人敢停止输血,从而造成了大量的僵尸企业。在这种背景下,金融机构的“杠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这些僵尸企业的帮凶。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如果僵尸企业不能被清除,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步履蹒跚。僵尸企业的输血总有一天会停止。届时,债券市场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条血河,购买过多债务的金融机构将成为首个“受害者”,受损程度可能超过“四星”。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纵观历次重大金融危机,金融机构成批遭受的损失总是直接引发的,金融机构的崩溃将导致货币创造机制的失灵,进而成为金融危机持续发酵的助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防范系统性风险就是防止金融机构成批成为“受害者”。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之前我们说过,房地产泡沫会带来系统性风险,因为银行直接或间接持有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品),而房价的崩溃会对银行造成广泛的伤害;我们说地方债务平台的大规模融资会带来系统性风险,也是因为银行是资金的直接或间接提供者;现在,“过度”的债务购买也有这种效果,所以我们应该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角度来看待它,虽然债务购买也支持实体经济。对于这个问题,只需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2016年3月27日,同一天到期的东北特钢短期融资券“15东特钢cp001”未能按时还本付息,构成重大违约,为当地国有企业违约公开发行创造了先例。此后,公司后续到期债券全部违约,至今累计金额超过70亿元。2016年10月10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东北特钢集团的三家公司正式进入破产重组程序,此后的索赔金额高达700亿元,远远超过其财务报告中的总资产,也可称为“负敌”。在这样一个行业,这样一个高负债率的企业,发行的债券并不担心买家,这自然是由于刚性赎回的预期。然而,一旦泡沫破裂,巨额亏损正等待着债权人。如果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哪家金融机构能够承受得起这不是系统性风险?事实上,这样的企业很少吗?会更少吗?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互助金兄弟应该更加小心

基于上述问题,自2017年以来,监管机构对互助黄金行业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开始关注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

看到一向高高在上的银行老大也接受了培训,许多互助黄金企业松了口气,许多互助黄金企业也表现出漠不关心,有些企业甚至想偷走幸福。毕竟,作为刚刚进入众议院的最小的儿子(包括在三方会议的监管框架内),在过去的一年里,共同基金机构遭到了很多打击,其中一些被赶出了众议院(他们的执照被吊销),他们的生死未卜。当时,银行老大没帮着说好话。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在我看来,无知者无畏。在金融系统中,你有我,我也有你。很多时候,在另一个场合,他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仅仅是50步和100步的区别。

因此,一向受欢迎的银行大哥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纠正。作为一个屁股上的印记还没有消失的小弟弟,更重要的是想想银行老大犯了什么错误。你自己带着吗?下一个会轮到你吗?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当你看到地上结了霜,你应该认为冬天来了,提前做好一切准备。毕竟,当同一块板碰到银行时,最多休息几天后,它就会减速。当它冲击共同基金机构的小董事会时,它可能会伤到骨头并在床上躺几个月。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曹禺明确指出,任何金融创新都应遵循三个有益原则,即“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或借款者的合法权益。”嘿,那个初学者,是你做的吗?

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此文转载自微信公众账号“苏宁财富信息(id:Suning ealthinsights)”。苏宁金融研究所授权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意见。无论您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您积极投稿,并在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中安家。电子邮件地址为zhuanlan@jrj,电话号码为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郭树清谈笑风生背后:监管已经动了真怒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