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6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加大打击金融市场非法活动的力度,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些投资者已经浮出水面。据新闻媒体报道,一些通过金融市场积累了巨额财富的神秘富人既没有像样的企业,也没有重大的技术创新,他们只是通过炫目的交易行为实现了财富的快速积累。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的负责人称这些财富的所有者为“吸血鬼”,并发誓绝不心软,杜绝中国金融市场的破坏者。

金融市场监管需要全社会参与

中国金融市场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政主导的监管体系缺乏开放性。在监管金融市场的过程中,行政机关过于依赖内部监管体系,未能充分发挥中小投资者的作用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导致金融市场监管相互脱节。

金融市场监管需要全社会参与

金融市场监管不仅是监管机构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都强调社会参与在金融市场监管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监管上市公司的过程中,美国证监会随时接受公众的报告。如果上市公司涉嫌非法交易,特别是海外交易,证监会可以随时启动调查程序。一旦发现问题,它可以立即调查和处理上市公司。换句话说,美国证监会在监管上市公司时,采取公开监管模式,接受各行各业的投诉。如果上市公司的境外交易活动涉嫌不正当竞争或违反境外贿赂法,证监会可以随时进行调查,并要求上市公司说明相关情况。如果上市公司对投诉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证监会必须立即组成调查组,对上市公司进行专项调查。一旦发现问题,不仅要严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证监会网站直接向社会各界披露上市公司的违法犯罪活动。

金融市场监管需要全社会参与

中国的证券调查是内部调查。根据我国现行规定,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调查属于行政调查。调查已经结束,结果向公众公开。这些规定充分反映了中国行政主导改革的基本特征。这种封闭的监督模式不利于社会监督,也不利于新闻媒体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

金融市场监管需要全社会参与

中国金融市场监管应坚持公开原则。一方面,它鼓励中小投资者和社会各界公开报告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如报告属实,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应给予奖励;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监管者必须公布整个调查过程,并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如果调查涉及交易权力和金钱的问题,新闻媒体可以揭露,国家司法机关可以调查金融市场监管人员的法律责任。

金融市场监管需要全社会参与

笔者的建议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行政主导的监管模式,建立全国性的监管模式。今后,中小投资者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可以通过公开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新闻媒体可以随时发布上市公司的调查报告,监督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金融监管者必须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如果他们收到来自中小投资者的投诉,他们应该发起调查,并公布调查过程和结果。

金融市场监管需要全社会参与

其次,金融市场监管者必须改变传统的“家长式”管理方式,建立一个全新的面向中小投资者和公众的管理服务体系。金融市场监管者必须根据社会各界提出的问题,随时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如果新闻媒体发现上市公司经营存在问题,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应督促上市公司及时回应,如果上市公司不愿意及时回应,监管机构应对上市公司实施行政处罚。

金融市场监管需要全社会参与

总之,对上市公司的惩罚不能代替对上市公司问题的回答;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能替代金融市场监管机构的信息披露。金融市场监管者必须改变传统的指令性监管模式,深入到上市公司的各个领域,全方位监管中国金融市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透明。

金融市场监管需要全社会参与

(作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标题:金融市场监管需要全社会参与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