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0字,读完约2分钟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的“监管风暴”席卷而来,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从“抓鼠打狼”到严惩敢于挑战法律底线的“资本大鳄”,资本市场稽查执法队伍为市场环境保驾护航,确保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在监管执法过程中,这支捍卫资本市场的“铁军”遇到了一些制约,监管执法面临严峻挑战。

把对抗稽查执法的“钉子户”列入黑名单

在新兴和转型的特殊阶段,中国资本市场的违法案件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去年,中国证监会增加了302起新案件,比前三年的平均数字增加了23%;涉及非法信息披露的中介机构立案25起,同比增长67%;在“老鼠仓库”中有28个新案例,同比增长87%。迫切需要扩大资本市场的执法队伍。目前,中国证监会系统有600多名督察和执法人员,占系统总人数的比例不到20%,远低于美国证监会32%的人员配置比例。此外,目前,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正在加快,混合和交叉产品越来越多,各种新情况频繁出现。除了传统的内幕交易、“鼠仓”、非法信息披露等案件外,一些员工还开始非法买卖股票,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非法发布误导性研究报告,这就要求检查执法人员时刻保持市场敏感,不断学习,深入各个层面,逐一核实,确保证据调查的正确性。

把对抗稽查执法的“钉子户”列入黑名单

更重要的是,在资本市场的行政执法中,证据很难获得。记者了解到,由于行政执法权的限制,调查对象往往不配合调查,或拒绝签署调查表格,或以各种理由回避调查人员,或诽谤调查人员制造事端,或暴力抗法,责骂、推搡和抢夺调查人员的电脑和手机等。

把对抗稽查执法的“钉子户”列入黑名单

如果调查的对象是上市公司,这种软对抗或暴力反法律行为很少。如果是非上市企业或个人,在面对执法时会更加肆无忌惮,因为它不受中国证监会的监管。人们抛弃顾客并殴打调查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这些不合作的人,证监会调查人员只能凭理由说服,而没有强制性和约束性的行政执法手段,因此难以调查取证。

把对抗稽查执法的“钉子户”列入黑名单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除了在政策上给予资本市场行政执法更多的权力外,我们可以尝试建立黑名单制度,将不配合行政执法的企业和个人包括在内,从而限制这些企业和个人发放信贷和贷款。即使这些企业将来做大做强,有登陆资本市场的意图,他们也要为自己的抵制和不合作付出代价。只有这样,整个经济链条中的所有参与者才会害怕,才会配合行政执法的调查,才会减少证监会调查人员遇到的“钉子户”。

标题:把对抗稽查执法的“钉子户”列入黑名单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