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8字,读完约3分钟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家乔瑞卿认为,金融深化并不等于金融自由化。从刘关于资本市场的讲话到郭树清关于金融监管的讲话,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加强金融监管的态度是坚定的,方向是明确的,措施是严厉的,适当的,2017年金融监管将进一步升级。

【两会时评】金融监管将在2017年进一步升级

近日,刚刚上任的郭树清对银行业金融领域的“关键”问题逐一作出回应,明确表示要排查监管漏洞,完善预警机制,坚决控制各种金融混乱,确保金融风险不发生。

【两会时评】金融监管将在2017年进一步升级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如果一个人的血有问题,小的会受重伤,大的会死去。金融混乱,整个宏观经济运行也会紊乱。对于刚刚经历转型升级(爱情基础、净值、信息)和结构调整的中国来说,这真的伤不起。因此,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底线。

【两会时评】金融监管将在2017年进一步升级

21世纪以来,中国金融业经历了深刻的调整。首先,金融业内部的分工正在深化。除了传统金融以外,还有各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如银行、信托、证券公司和保险。新的金融模式不仅冲击了传统金融,也挑战了旧的监管规则。其次,金融产品被翻新。中国人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了对金融投资的强烈需求,针对不同人群、满足不同投资需求的金融产品也应运而生。这些金融产品层层包装后,很难识别基本资产的原貌。最后,有明显的迹象表明,金融“脱离了现实”。在资本逐利动机的驱动下,“钱生钱”金融博弈使资本在金融体系中自我循环,难以服务于实体经济,背离了金融的本来属性。

【两会时评】金融监管将在2017年进一步升级

金融业深度调整中的问题蕴含着金融风险的可能性。然而,当遇到经济下行压力时,金融风险的概率进一步加大。中央政府一再强调,“确保没有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基于对当前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准确判断。

【两会时评】金融监管将在2017年进一步升级

如何确保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会发生并保持底线?加强金融监管。从郭树清的回应可以看出,2017年金融监管的重点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重点监管金融机构。郭树清说,一些银行的“公事公办”的作风,如“不弯腰干活”、“坐在地上收钱”、“只收费不服务”等,应该取消。金融业是服务业,顾客应该被视为上帝。银行和实体之间的关系是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之间的关系。银行不能颠倒其立场。

【两会时评】金融监管将在2017年进一步升级

第二,关注金融产品监管的标准和透明度。郭树清表示,未来的统一监管将以基本标准为基础,各行业和机构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产品的透明度,从而消除“影子银行”的“影子”。金融风险点主要在金融产品的包装、销售和管理方面,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了解金融产品,自然也就找不到风险点。为了防范风险,金融产品必须标准化和透明。

【两会时评】金融监管将在2017年进一步升级

三是全面精细把握监管规则。随着金融业的深度调整,金融监管体系必须全面细致地构建。监管体系不全面,必然会出现监管套利,扰乱金融秩序。监管制度并不微妙,就像“牛关猫”,这只是名义上的。完善监管规章制度将是未来金融工作的重点。

【两会时评】金融监管将在2017年进一步升级

金融深化不等于金融自由化。从刘关于资本市场的讲话到郭树清关于金融监管的讲话,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加强金融监管的态度是坚定的,方向是明确的,措施是严厉的,适当的,2017年金融监管将进一步升级。(中国经济网专栏作家乔瑞卿)

【两会时评】金融监管将在2017年进一步升级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供提交,原创评论和理论文章可发送至cepl#ce(#改为@)。详情请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征文通知。

标题:【两会时评】金融监管将在2017年进一步升级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