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8字,读完约2分钟
1月4日,一位女网友发微博称,1月2日,当她乘HNA飞机从深圳飞往北京时,遭到星河创富的首席运营官李元荣的攻击。后来,李元荣说“绝对没有这回事”。8日,星河创富公司发表正式声明,称其首席运营官李元荣飞机对女乘客的性骚扰行为已被公安机关查处,并对其事后隐瞒真相的做法表示愤慨和谴责。目前,李元荣已辞去星河公司首席运营官一职,并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五天。(1月10日,中国新闻网)
警方的调查结果出来了,高管们以性骚扰罪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有趣的是,在警方的调查结果公布之前,许多非理性的网民已经在网上一次又一次地用舆论来试探当事人。当事实不清楚时,对高管们来说,认定对高管的性骚扰是真实的是一种痛苦的批评。当高管们反驳并指责女孩们“触摸瓷器”时,他们转过头来,认定这一事件是女孩们精心策划的炒作,并批评其没有底线。
可以看出,一方是互联网初创公司高管,另一方是自媒体平台上鲜为人知的网红。这两个身份标签就像兴奋剂,刺激了一些网民的呕吐欲。这些人经常在标签思维的引导下,跳到道德的制高点上“指指点点”,他们的愤怒几乎溢出了手机屏幕。众所周知,标签思维的片面性肯定会导致网络暴力。数据显示,80%的性骚扰受害者都有令人心碎的默契——事后保持沉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害怕暴露后网络暴力造成的第二次创伤。
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有争议的事件中,网民们非常热衷于使用标签思维来描述事件。在之前的“玩具车碰瓷”事件中,很多网民看了视频后马上就成了评委,认为老人是一群爱碰瓷的人,从而直接判断当事人是“碰瓷当事人”,他们靠向车祸司机索赔谋生,甚至让玩具车走人,这实在令人发指。有些人甚至说反话,说“肇事司机无悔,应从严处理。”有人说我们应该叫警车而不是救护车。“这是欺诈,我必须起诉你以维护社会正义。”。
不难看出,如果我们的思想被标签思维所奴役,当我们判断事物的对错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非黑即白或一种非黑即白的观点。换句话说,在标签思维的指导下,人们会走极端,追根究底,认识到死亡的原理,从而对某个群体造成意外伤害,增加了大量的社会愤怒。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各种公共事件中,公众必须保持理性,跳出思维的标签,实事求是地谈论事情,永远不要充当舆论的法官。
文本/杨雄
标题:围观性骚扰事件 还需跳出标签思维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