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4字,读完约5分钟

腾讯研究院院长小思接受了斯克记者的采访

赛克: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数字经济在本次数字博览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你对数字经济有什么新的理解?

小思:数字经济是互联网加的深化推广的必然结果,包括我们所说的共享经济,它离不开互联网加的全面融合,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定义数字经济?我们希望从“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的角度给你一个参考框架。

司晓:未来不会有单纯的数字经济,也不会有不数字化的传统经济

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2.7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61%。如果数字经济指数上升一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1406.02亿元,将带来17300个就业机会。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司晓:未来不会有单纯的数字经济,也不会有不数字化的传统经济

未来,数字经济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在一个地方促进gdp的增长,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未来,没有所有行业的数字化,就不会有简单的数字经济和传统经济。

司晓:未来不会有单纯的数字经济,也不会有不数字化的传统经济

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数据作为基石。为此,我们公布了全样本的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用135个维度描述了中国大部分省市的互联网数字化情况。数据的纬度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领域,可以详细描述我们的生活是如何数字化的。

司晓:未来不会有单纯的数字经济,也不会有不数字化的传统经济

我们希望通过描绘中国数字经济的地图为您提供一个分析和研究的坐标。在此基础上,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可以将公共数据叠加到指标层,方便决策和判断。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比较和分析自己的数据。

司晓:未来不会有单纯的数字经济,也不会有不数字化的传统经济

思科:腾讯首次提出“泛娱乐”的概念。为了实现“泛娱乐化”,除了腾讯强大的内部合作机制外,还有与外部企业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在企业间平衡大数据的开放性和保护性?

司晓:未来不会有单纯的数字经济,也不会有不数字化的传统经济

小思:至于如何平衡企业数据的开放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我们会发现腾讯自己的数据和投资公司的数据结合不是原始数据的结合,公司也不会大量结合原始数据。我们建立了一个模型和算法,它只需要产品填写原始数据来生成一个相对值。在我们看来,我们不能根据数值来反转原始数据,这是企业间数据合作的基础。因此,在没有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寻找一种相对的数值算法是企业、政府和法人之间进行数据合作的可行方法之一。

司晓:未来不会有单纯的数字经济,也不会有不数字化的传统经济

基于这种合作,企业实际上是互利共赢的,这些指标不涉及用户任何可识别身份信息的使用,这实际上是隐私,未经用户同意,此类信息不能在企业间共享。

司晓:未来不会有单纯的数字经济,也不会有不数字化的传统经济

小思:按照数值来反转原始数据是不可能的,这是企业开展数据合作的基础

赛克:我们知道你一直在从事网络文化产业。近年来,知识产权趋势也推动了版权保护,尤其是最近的区块链。你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下一个趋势是什么?

司晓:未来不会有单纯的数字经济,也不会有不数字化的传统经济

小思: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知道知识产权的三大块是商标、专利和版权,其中商标和专利被授予,而版权产生于创造。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分散的平台和机制。分布式会计方法和区块链的不变概念自然适用于版权的产生和交易,但如何建立一个普遍认可的体系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司晓:未来不会有单纯的数字经济,也不会有不数字化的传统经济

小思:灵活治理和内生治理在新业务模式的治理中更为重要

赛克:现在是人工智能的热门趋势,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取代人来做决定。你提到人工智能的发展首先需要规则。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治理模式?

小思:我认为在此之前,我们应该讨论政府如何为新的商业模式制定规则。灵活治理和内生治理是解决诸如共享自行车等新商业模式带来的问题的方法。所谓的柔性治理实际上是希望建立一个平台和机制,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规划。我们发布的规则可以借鉴已经被证明在商业上可行的规则,并将其转化为政府行业管理规则,而不是按照传统观念禁止它们。这就是我所说的灵活治理。

司晓:未来不会有单纯的数字经济,也不会有不数字化的传统经济

为人工智能设定规则不同于为新的商业模式设定规则,因为人工智能遇到的问题也是人类遇到的问题,而人工智能是人类做出决策的替代品。因此,在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中,获得人类的共识并使规则有效是非常必要的。当这些规则制定出来后,企业可以更加关注技术研发。

司晓:未来不会有单纯的数字经济,也不会有不数字化的传统经济

赛克:虽然人工智能可以为别人做决定,但它毕竟缺乏人们的情感认知。你认为人工智能应该在生活应用中变得更合理吗?

小思: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项技术需要代替人类来做出决策,而决策结果是否符合人类的期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的融合领域。在未来,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的发展需要在机器的算法中嵌入人类伦理规则和法律规则。正如包括霍金和埃隆·马斯克在内的2000多位专家今年2月签署的阿西洛·马的人工智能23原则一样,它也是为了保证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保证人类未来的利益和安全。这些讨论的意义在于由人工智能做出决策。人们不仅不感到惊讶,而且感到充满人情味。

司晓:未来不会有单纯的数字经济,也不会有不数字化的传统经济

当然,这里面有困难,因为大量的伦理规则和法律规则对人来说就像常识,但是对机器来说,这些常识需要像判例法的法案一样一个一个地列出来。如何用尽这些规则应该是相当困难的。

标题:司晓:未来不会有单纯的数字经济,也不会有不数字化的传统经济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3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