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2字,读完约4分钟

5月27日,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东和董事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同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实施细则。据了解,这些新规定旨在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减持制度,重点关注大股东和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过桥减持”、“精确减持”、“恶意减持”和信息披露不完善等行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监管部门的这些措施有利于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是促进中国资本(港股00170)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增强直接融资市场信心、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应有之意。

人民日报海外版:给大股东减持套上紧箍 迎长期利好

实体经济不能允许“失血”

中国证监会发言人戈登表示,上市公司减持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基础制度,对于稳定上市公司治理、维护二级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条件的不断变化,一些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现金的问题更加突出。上市公司的股东和相关主体往往利用“高交割和高转让”推高股价来配合减持,并利用大宗交易规则空“过桥减持”。

人民日报海外版:给大股东减持套上紧箍 迎长期利好

戈登指出,无序减持和非法减持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小股东对公司经营的预期,也对二级市场特别是投资者信心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同时,工业资本的大规模减少也会给整个宏观经济带来危害,使实体经济面临“失血”的风险。

人民日报海外版:给大股东减持套上紧箍 迎长期利好

“与大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管等‘内部人’相比,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往往处于信息劣势。如果公司上市的动机不纯,而“上市”并不被视为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手段,而是作为获得结算的“目的地”,那么大股东很有可能会违规大幅减持和套现,从而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信心。因此,监管当局采取新措施无疑是正确、及时和必要的。”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丛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人民日报海外版:给大股东减持套上紧箍 迎长期利好

改进系统,采取实际行动

从沪深两市发布的具体实施细则来看,与此前的规定相比,本次政策修订主要做了四项制度性调整:一是其他股东在公司和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减持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纳入监管范围;二是解禁期后,在减持和大宗交易减持环节,对数量、时限和方式的限制进行了细化;三是加强减排量的披露,要求企业进一步公开披露减排量计划、减排量进度和减排量完成情况;第四,对减持进行严厉处罚。

人民日报海外版:给大股东减持套上紧箍 迎长期利好

鉴于大股东通过第三方规避集中竞价交易数量减少的“桥头堡式减持”做法,新规定明确新受让方6个月内不得转让该限制;在信息披露方面,新规定要求大股东在减持前15天公布减持方案,同时披露减持股份的数量、来源、原因、时间间隔和价格区间等信息,并按规定公布减持的进展和结果;对于部分因减持股份而辞职的上市公司董事,新规定也有针对性地做出了限制性安排,要求他们按照原任职期限执行《公司法》规定的减持比例要求...

人民日报海外版:给大股东减持套上紧箍 迎长期利好

“中国监管部门的这些新举措,有效地解决了当前资本市场非法减持的新现象、新问题,是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关键一步,有利于增强当前资本市场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这些措施不仅是暂时的或短期的,而且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丛屹说。

人民日报海外版:给大股东减持套上紧箍 迎长期利好

市场欢迎长期利益

事实上,许多分析师都称赞了新政。他们普遍认为,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将有助于上市公司正确认识资本市场定位和自身责任,牢固确立稳健经营的长期战略,这将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乃至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带来长远利益。

人民日报海外版:给大股东减持套上紧箍 迎长期利好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大股东利用信息优势“精确减持”将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杨德龙表示,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有明确的规定和约束,因此中国市场完善相关规定非常必要。英国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新规定平衡了二级市场投资者、市场流动性和原股东的利益,堵塞了“过桥减持”、“清仓减持”、“辞职减持”等诸多漏洞,有利于恢复投资者信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给大股东减持套上紧箍 迎长期利好

“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业一直以间接融资为主,而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市场具有良好的融资功能,但其投资功能表现不佳。”丛屹表示,进一步明确股东减持行为,可以对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减少股市的急功近利和投机心理,为形成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氛围奠定基础,从而促进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最终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长期支持。

标题:人民日报海外版:给大股东减持套上紧箍 迎长期利好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