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15字,读完约8分钟
编者按: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银行业肩负着去杠杆化、防范风险、引导资金从虚拟转向现实的重任。在担任银监会主席的第一天,郭树清就表现出了谦虚和务实的态度。“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工作建议,你可以用不超过2000字的表格材料提交给我。”为此,金融部门举办了“向郭树清提建议”的征文活动,集思广益,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凯威财经(凯威财经)作者:莫凯威
作者:莫开伟,中国地方财政研究所研究员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官方数据,截至2016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4262家,规模较大,基本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十三五”规划对银行业改革发展方向的揭示,银行业除了要不断强化为民监管理念,促使银行业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出发点,不断创新理念、方法和业务产品,实现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升, 重点是确保银行业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大幅提高民间资本在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信托公司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比重,这意味着许多银行将在未来开设新的机构网点。
客观地说,中国银行业的种类和数量相当齐全和庞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了重要的金融辐射功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金融驱动力;没有健全的银行服务体系的支持,中国主要经济数据很难稳定和反弹。然而,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无论是机构总类别还是网点数量,都已经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和人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从市县来看,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总量有限,考虑到竞争成本等因素,没有必要增设村镇银行等网点或其他银行机构。此外,随着银行机构科技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银行服务的内涵不断拓展,服务触角不断延伸,服务辐射功能不断完善和拓展,服务效率不断提高,完全突破了传统银行服务模式单一、覆盖面窄的缺点,充分满足了银行现代化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服务,无需增加过多的银行网点。
如果不考虑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现实,不仅没有必要盲目增设过多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市县,而且还会带来许多金融“后遗症”:一是县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许多农村金融机构几近饱和,竞争异常激烈。不仅有工业、农业、中国和中国,还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农业)但是,一个县域的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原有存款业务的竞争相当激烈,存在很多问题;一些银行机构为了争夺存款,采取了扩大中间投资和理财业务、偷偷给客户“好处”等方式,这不仅使存款市场“烟雾弥漫”,而且提高了社会整体融资成本;此外,一些深入市县的银行网点往往成为吸收存款、很少放贷的“水泵”,加剧了市县经济资金的外流,恶化了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难以改变“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局面。此外,贷款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稍好一点的企业往往会有多家银行机构同时竞争贷款,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抓住银行间竞争的弱点和漏洞,贷款欺诈案件频发,导致银行不良贷款严重反弹,带来巨大的金融隐患。目前,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反弹与机构网点过多导致的盲目信贷竞争有关。显然,目前银行网点不应继续扩张和盲目追求数量,而应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率,提供包容性的金融服务。其次,现有银行监管部门的力量和手段超出了许多监管领域的能力范围,留下了大量的空监管漏洞,造成了当前银行业资金空转移、监管套利等chaos/きだ现象。但是,如果增加过多的银行网点,只会增加监管压力,加剧银行网点的无序竞争。近年来,我国银行网点出现了大量无序竞争。除了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本身设计存在的问题外,一个关键原因是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较弱,监管体系滞后于金融业务的发展和创新的现实。在一些新兴的金融模式中,它是无能为力的。它只能坐视金融混乱重演。例如,互联网金融领域的p2p网上贷款已经脱离了监管的灰色地带,导致了金融业的不稳定;另一个例子是银行信贷资金流向监管套利和资产泡沫,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监管制度设计的缺陷。显然,目前银行业机构不应该在设立更多机构网点上花费更多的心思和投资,而应该在合规管理和积极监管方面做足够的文章,以适应中国银行业向高水平、高质量方向转型发展的需要。第三,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方式、服务产品和服务对象的同质化趋势明显,缺乏有特色的差异化服务方式只会加剧同质化竞争,使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造成有限金融资源的极大浪费。虽然我国现有的银行机构类型很齐全,网点也很大,服务模式和服务产品也很丰富,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创新的地方并不多,有的只是更名,有特色的地方更是凤毛麟角;各银行机构推出了许多金融服务产品。在盈利的金融服务领域,每个人都在竞相推出同质化服务产品。没有人涉足无利可图或微薄的金融服务领域,导致金融服务空白或短缺。例如,各种包容性金融服务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各银行金融机构推出的金融服务产品往往捉襟见肘,难以有所作为,这种情况至今依然存在
此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新的现代金融服务技术、服务手段和服务产品日新月异。未来传统银行将被现代网上银行取代也是大势所趋,完全没有必要增加固定银行实体服务网点;特别是在没有银行破产监管的情况下,银行机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还没有进入正常渠道,在银行机构优胜劣汰的环境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更多银行机构的进入只会占用过多的金融资源,积累整个银行机构的隐性风险。
有人可能会说,还有很多人觉得银行的有效服务不够,需要增加机构。事实上,这只是包容性金融服务缺失造成的假象,也就是说,各银行机构对包容性金融服务重视不够。造成投资不足和服务短缺;只要各类银行和金融机构认真落实银监会关于建立普惠金融服务的要求,通过强化普惠金融服务和创新普惠金融服务产品,就可以打消目前人们心中对金融服务不足的渴求。
因此,郭行长上任后不久,先后出台了重要的规范性文件,努力整顿金融秩序,这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然而,笔者认为,银行经营的混乱与银行机构的过多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建议郭董事长通过控制银行业务的混乱,严格控制银行网点的进出,从源头上控制银行操作风险的滋生源头。下一步,即使增加更多的网点,也要用几个重要的经济数据来衡量,避免重数量、轻质量、重地区平衡、轻制度效益的倾向。也就是说,要重新规划和布局现有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网点,实现机构网点建设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根据地区gdp状况、经济发展前景和人口状况进行权衡,对长期低效、资产质量差、发展前景差的机构网点进行调整、合并或整合;加快出台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对不良资产比例高、长期亏损或无扭亏希望的机构网点实施破产重组或撤销,优化银行网点生态,从根本上遏制银行业金融机构盲目无序扩张。
(本文参加了金融网站上的“提议郭树清,建议银行业”的征文活动。本文的版权归作者莫开伟所有。如果它不是本网站的版权合作伙伴,请不要重印。如果你对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也有好的建议,你可以将文章发送到meiti@jrj参加论文提交。(
本文转载自《凯威谈财经》。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我想对郭主席说:市县经济区域不宜再增设金融机构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