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9字,读完约3分钟
6月初,中国保监会将启动为期三个月的农业保险专项检查。此次检查旨在推动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和控制,有效提高承保理赔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夯实农业保险合规管理基础,促进农业保险健康持续发展。
自2004年第一次试点以来,中国农业保险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规模从小到大,品种从小到大,覆盖面从窄到宽,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去年,农业保险原保费收入417.71亿元,同比增长11.42%,提供了2.2万亿元的风险保障,为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提供了保护伞,保障了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然而,当前农业保险大而不强,还存在深度不够、产品单一、运行机制不完善等不足。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他们对农业保险还有很多期望:在保险的深度上,索赔的比例很小。例如,目前种植一英亩水稻的农民的投入成本约为800元,但在自然灾害被拒绝后,保险公司支付的成本不到一半;在保险品种方面,由于保险金额小,一些特色种植和养殖品种没有投保,没有办法投保;保险、损失确定和索赔结算也有复杂的程序。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在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过程中,由于保险费率低、保费收入低、自然风险高、赔付金额大、政策补贴不足等因素,有些险种的赔付率超过100%。亏损业务不能自然完成,保险公司缺乏农业保险人才,导致许多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为了调动农民和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中央政府给予了大量补贴。然而,由于农业风险范围广,监管往往力不从心,因此一些人开始了职业生涯,试图从政府的惠民政策中获得资金。例如,一些乡镇和村庄虚报索赔,虚报投保金额,或将农民未投保的项目打包投保,骗取财政补贴,通过虚报索赔将资金投入个人腰包。与此同时,在发展农业保险业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保单签字、承保前标的物检验不规范、未向农户发放农业保险凭证、灾情调查不及时、无法根据灾情进行赔偿等。另外,为了省事,一些保险公司在支付时搞“普惠制”,存在协议支付、平均支付等行为,导致一些地方的农业保险出现问题。
鉴于农业保险存在的各种问题,监管部门有必要进行专项检查。从检查方案来看,我们将重点核查屡禁不止、市场反映更加突出、基层机构服务能力差距明显的领域以及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并酌情开展业务真实性延伸检查。这有助于摸清情况,进一步规范农业保险业务,维护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
当然,检查不应该只是一阵风。除了发出文件进行定期检查外,你还应该不时对现场进行突击检查。检查结束后,要系统梳理和总结农业保险暴露出的突出和普遍性问题,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的相关制度和制度,充实基层监管力量,使惠民的农业保险不仅受到农民的欢迎,也受到保险公司的激励。(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梁瑞)
标题:如何防止农业保险跑偏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