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2字,读完约4分钟
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一批优秀的中国设计师和品牌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国时装业正在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或将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近日,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时尚界的代表出席了在杭州举行的2017年亚洲服装联合会中国大会。
有萌芽和开花的工业土壤
新技术面料、3d金属亮片、前卫设计、动感音乐,中国设计师刘思聪的作品在时装秀一开始就营造出一种凉爽时尚的氛围,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凭借多元文化的理念、成熟的表达方式和精密的制造技术,中国时装已经告别了东方元素的“简单叠加”,正在创造多样化的风格。服装行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设计师迅速聚集,创业创新加速,形成了包括服装、渠道和文化在内的产业生态。
在平地上建高楼是困难的。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张庆辉表示,中国服装产业的爆发得益于坚实的产业基础。
“世界知名的时装中心都有坚实的制造基础和丰富的配套资源。从表面上看,时装业是设计能力的展示,但实际上它是对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认可。”张庆辉在会议上说。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服装生产国,拥有国际领先的生产能力和巨大的产业背景。坚实的工业基础使设计理念得到恰当的表达,好的产品有更多的销售渠道,文化创意与优质服装紧密相连。
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时尚人才的储备也为产业发展积累了力量。
“时尚是美的提炼,消费升级为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产品司副司长曹在会上表示,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锁定“有效需求”的时尚产业迎来了一个窗口期。
目前,中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服装设计及相关专业,为其储备了大量的设计、制造和技术人才,同时也吸引了国际知名的大学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以国内女装品牌何志为例。许多设计师服务过世界著名品牌,如塞琳和巴宝莉。“在中国融入世界时尚‘大家庭’的同时,更多的世界资源将用于我们。”张庆辉说。
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与法国、意大利等始于传统手工艺的时尚产业不同,中国的时尚产业与互联网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有了“互联网+”的翅膀,中国时装业也将走上一条不同的道路。
“互联网加速了信息的传播,消费者有了自己对时尚的解读,有权参与设计和主动出击,甚至成为时尚规则的发现者和制造者。时尚更加流行和个性化。”中国纺织服装协会副会长陈大鹏认为,互联网将推动中国服装建立个性化营销、柔性生产和社会化分工的新“规则”,一个准确、高效、个性化的服务市场正在形成。
技术本身也会给行业带来变化。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的深度应用也将使精确定制成为可能。目前,许多服装企业都在为“数据”大惊小怪,重塑生产流程。
此外,互联网还将催生中国服装行业的新服务模式。会议期间,一家服装租赁公司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如果您支付一定的费用,您可以享受各种款式的换装服务,包括正装、休闲装和职业装。来自许多国家的代表在会上一致认为,共享服装模式将使人们更多地参与时尚,这将推动中国时装业的发展。
陈大鹏认为,网络的无界性使得更多的时尚信息和资源可以穿梭和相遇,更多的商业形式可以实现。中国服装行业的设计潜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将大大增强。
注入更多的文化表达
时尚继承自文化,也将创造文化。吸收传统文化,提炼新内涵,包容多元价值观,中国时尚与东方文化相得益彰,服装的技术和表现越来越精致。
最近在北京宫王府举行的著名婚纱秀上,模特们穿着优雅的婚纱或礼服行走。无遗产潮绣的镶嵌使整个婚纱更加灵动优雅,传统艺术魅力与西方表现手法的结合也使整个秀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目前,中国服装行业正在从价值观、美学、技能等层面吸收文化精华,加强整体服装的国际化表达。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拓宽思路,从文化和艺术中寻找灵感和增长点。许多国内服装品牌都开设了集书籍、服装、咖啡和展览于一体的客厅,将美学和艺术融入商业,让消费者在服装之外找到更多的认同感。
“企业在突破管理之后寻求文化内涵的突破。从销售产品、销售服务到最终输出文化,中国时尚正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张庆辉说。
标题:中国时尚产业含苞待放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