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3字,读完约3分钟
方正证券任泽平认为,在美联储今早加息25个基点后,中国人民银行维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变,并没有像今年3月和1月那样继续加息。这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货币政策仍然紧缩,但不会收紧!

事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在上午早些时候加息后,中国人民银行将7天、14天和28天反向回购操作的成功利率分别维持在2.45%、2.6%和2.75%。两次都和上次一样,没有像美联储3月份提高利率那样提高公开市场的操作利率。

评论:
1)核心观点:美联储今天上午加息25个基点后,中国人民银行保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变,没有像今年3月和1月那样继续加息。这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货币政策仍然紧缩,但不会收紧!

这与我们今天上午报告中的预测完全一致。在今天上午的报告中,“美联储在下半年加息和加息——对2017年6月美联储利率会议的评论”,我们明确指出,中国央行再次跟进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有所下降。原因有三:一是国内广谱利率已提前上调,且提前额度充足,无需跟进。其次,国内需求已经两次触底,宏观经济环境不支持继续收紧货币政策。第三,提高利率以保护汇率的必要性已经下降。

随着经济通货膨胀率的下降,货币政策的幅度将不会收紧,监管将保持稳定。我们坚持认为,债券市场的配置价值是突出的,股票市场的风险偏好得到了修复。

2)央行发布积极信号,表明货币政策不会收紧。其次,为了应对金融监管,政策利率可能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但货币政策环境总体上不会收紧。美联储3月份宣布加息后,中国人民银行当天采取了后续策略,将7天、14天和28天反向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提高了10个基点,6个月和1年期中期贷款的中标利率也分别提高了10个基点,实施了“准加息”。今天,在美联储提高利率后,中国人民银行保持公开市场利率不变,并没有跟随加息。

3)国内经济通胀回落和避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也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考虑因素,这意味着第三季度后难以收紧货币政策。5月份发布的最新经济数据证实,房地产销售、货币和金融状况等领先指标已见顶并有所下降,库存周期、房地产周期和金融杠杆周期开始下降。我们预计企业利润将在今年下半年后逐渐下降。

4)国内广谱利率已提前上调,且提前额度充足,央行绝对没有必要跟进加息。自4月份以来,由于金融监管和金融去杠杆化,中国的广义利率大幅上升。自4月份以来,3个月期和6个月期银行间存款证的发行利率上升了0.7个百分点,短期1个月期银行间存款证的发行利率也从6月份以来的4.2%飙升至5.2%以上。利率上调0.7%相当于利率上调2-3个百分点,“预付款金额”就足够了。另一方面,同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缓慢,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衡量的中美利差从年初的0.6%扩大到1.4%以上,达到去年7月以来的最高点。

5)收紧货币政策以保护汇率的必要性也大大减弱。短期汇率由双边利率的平价决定,利差的扩大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减小。5月26日,反周期因素的加入也将在短期内推动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

6)自2016年10月以来,我们一直在关注基于滞胀和去杠杆化的空债券市场。最近,我们提出债券市场开始在基本面和估值方面具有配置价值。在6月4日的周报中,我们提出“近期监管稳定,市场短暂。”我们坚持认为股市风险偏好得到了修复。
标题:任泽平评央行公开市场利率:货币政策可能不会更紧了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41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