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2字,读完约3分钟

要实现工业集约化、清洁化和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不合理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淘汰落后产能,做到“减法”;另一方面,要推动技术产品升级,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第三方治理等市场机制进行“补充”。在“加减”之间,形成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和工业绿色发展的动力,为工业集约化清洁可持续发展创造新优势、新举措和新局面

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绿色发展要有新思路

中国的工业发展不能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要在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生命周期管理、技术推广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实施品牌战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降低产品资源比重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构建开放、多层次的产业绿色发展投资机制和响应体系,赢得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和绿色竞争力。

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绿色发展要有新思路

要实现集约、清洁、可持续的工业发展,一方面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合理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淘汰落后产能,切断粗放型发展的“尾巴”,也就是做“减法”;另一方面,要推动技术产品升级,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第三方治理等市场机制,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就是“附加”。在“加减”之间,形成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和绿色工业发展的动力,为集约、清洁、可持续的工业发展创造新优势、新举措和新局面。

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绿色发展要有新思路

在这一过程中,结构优化升级是新时期工业绿色发展的关键任务,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改进是节能工作的三大出发点。随着主要高耗能行业进入饱和阶段,特别是产能削减的推动,通过技术改造大幅提高工业能效的潜力正在下降,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关键任务。它不仅包括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还包括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产品结构的升级、质量的提高和附加值的提高,这不仅是节能减排的最大潜力,也蕴含着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巨大空空间。

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绿色发展要有新思路

此外,制度优化也是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解决企业高效率与全社会低效率并存问题的重要举措。商品的短缺或严重过剩是对资源和能源的极大浪费。从微观层面来看,优化原材料供应和物料平衡可以降低仓储、运输成本和资金积压。从宏观角度来看,预测商品的供需平衡将有助于减少产品供求不平衡对价格的影响。加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管理,优化生产流程,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具体来说,不科学的工艺、技术、设备和生产过程会消耗更多的能源。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流程工业有潜力通过流程优化实现节能减排;不经济和分散的供热锅炉和窑炉可以通过优化配置和集中供热来提高能源效率。

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绿色发展要有新思路

当然,要实现绿色产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这意味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法规、标准、政策和实施监督方面的作用,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改革能源、矿产等资源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企业形成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

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绿色发展要有新思路

总之,在新的经济常态下,解决产业转型和增长动力问题的途径是在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从而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运行。(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龚洁发)

标题: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绿色发展要有新思路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4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