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122字,读完约15分钟

6月9日,由国务院参事办公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新华网思科(603888)联合主办的参事讲堂正式开幕。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以“创新人才教育”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钱院长在讲话中提出了创新人才教育的五个问题。他从国际背景、创新人才缺乏的原因、创新思维的来源、教育改革的方向等方面,科学全面地分析了我国创新人才的现状和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在钱颖一看来,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核心是人的创造性思维,而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他认为,仅仅依靠知识积累培养创新人才是不够的,教育必须超越知识。对于创新人才的教育,钱颖一说有三个重要因素: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及价值取向。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这篇文章是根据演讲记录整理的:

大家好,我很荣幸成为第一期辅导员报告厅的主讲人。尤其是在这个高考季节,2017年恰逢中国恢复高考40周年。我很幸运在1977年参加了第一次高考,并被清华大学录取。应该说,40年前的高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包括我自己。我今天在这里谈论的话题与教育有关,当然也与高考有关。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创新人才教育”。这个话题有两层含义。一是创新人才的教育。我想谈谈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问题;第二,创新型人才教育意味着我们需要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法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改革。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首先,今天的演讲是基于我作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和教授在过去11年的教育经历。众所周知,经济管理是一个受欢迎的专业,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不仅在清华大学,而且在全国各地的大学都很优秀。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多年来,我在清华给成千上万的学生上课,并与数百名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因此,我今天所说的问题应该接近现实,或者应该是来自现实的最新观察和思考。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其次,我不是教育家,也没有接受过教育学理论的系统训练。我的思维更受经济观点和方法的影响。今天,我不想用一些经济学模型来研究教育问题,但更多的是我从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和思维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问题1:为什么我们的创造性人才如此之少?

第一部分,我想谈谈创新人才的教育。我想从我们国家和世界的大环境来看待它。那么大的背景是什么?明年将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变成了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下一步是走向高收入和中等发达国家。那么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是“创新驱动发展”,这是一个没有争议的共识。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创新有很多因素,如技术因素、商业模式因素、资本因素、市场因素等。当然,也有偶然的因素。但在我看来,创新的核心因素是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核心是人的创造性思维。要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是最重要的推动力,这是我把经济发展与创新和教育联系起来的基本逻辑。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让我们回到钱学森在2005年提出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现在叫做“钱学森问题”。他问:“为什么我们学校不能一直培养优秀人才?”。虽然他主要谈的是科学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但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扩展到所有领域,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很少有创新人才?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我们应该首先从我们的国情出发进行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2017年,940万人将参加高考,700多万人将被本科或专科院校录取。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近3700万人,包括在职学生,均居世界第一。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与如此庞大的人口和受教育群体相比,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无论是科技成果、人文艺术贡献、新产品、新品牌和新商业模式,我们的创新人才并不缺乏,而是太少。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当然,我认为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正在不断取得进展,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根据国际期刊《自然》引用的数据,2005年中国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占全球总数的13%,2015年增加到20%,仅次于美国。在数量上确实有很大的进步。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虽然论文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科研的突出成果仍然不够高,我想这是大家的共识。我想给你一些信息。例如,在日本,从2000年到2016年的17年间,共有17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平均每年一项。当然,作为经济学家,我们不会做这样简单的比较,因为尽管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巨大,人均gdp可能相当于日本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所以直接可比性不强。然而,我注意到在1980年之前,日本有三个人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在2000年之前的20年里,有三个人获得了。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有一个人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那就是屠呦呦。仅从诺贝尔科学奖的指标来看,创新人才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不仅是诺贝尔奖,还有菲尔兹数学奖,这是另一个指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中国学者获得菲尔兹奖,而越南和伊朗的数学家获得了菲尔兹奖,所以这只是一小部分证据。当然,我们不能把诺贝尔奖或菲尔兹奖作为唯一的指标,我只是把它们作为一种信息,它们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这是我演讲的第一部分,这就是问题。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问题2:我们为什么要改革现有的教育制度?

第二部分,创新人才缺乏的原因及后果,尤其是此时。

首先,我想说的是,中国教育有自己的特点,这意味着我们的优势。事实上,个人、家庭、政府和社会都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不仅是资金和资源的投入,也是学生和教师的投入。这是相当多的,这是由我们的文化传统和重视程度决定的。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第二,知识的重要性是全社会都重视的,知识点的讲授和掌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早期和广泛的。中国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显示出很高的平均价值,每个人都非常重视和投资。这一高平均值也是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的结论。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我认为认识到这两个优势是非常重要的,即更多的投资,广泛的知识点和更好地掌握这两个优势。首先,没有这些教育的优势,我国40年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第二,世界上一些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想在这些方面向我们学习。我看到报道说英国学校邀请上海中学的老师帮助他们提高中学生的数学水平。我们在这些方面确实有优势。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因此,我认为在了解中国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反思教育问题更有意义。我认为这里有很多问题。结合今天的话题,我认为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教育中,我们有一种从认知到实践的系统性偏差。这种偏差就是我们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并把它局限于知识。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传授知识是教师的工作,学生应该学习知识,高考也是对知识和重要知识点的考试,是高考的基本内容。因此,知识几乎成了教育的全部内容。“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这不能说是错的。当然,知识很重要,我们也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等等。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但是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只能依靠知识积累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仅仅依靠知识积累是不够的,所以教育必须超越知识。这是中国教育特别是创新人才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提出教育改革建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发点。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爱因斯坦的下面一句话和他演讲的背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我的文章和演讲中多次引用了这句话。爱因斯坦在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第一次访问了美国。一名记者问他声音有多快。爱因斯坦拒绝回答,并说我不会回答你的问题,因为你可以在任何一本物理书中找到答案。然后爱因斯坦说了一些特别著名的话。他说:“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许多事实,而在于训练大脑思考。”这是近一百年前的一句话。那时,许多事实可以在书中找到。今天,更多的事实可以在网上找到。在未来,更多的知识和事实机器将帮助你找到答案,所以这句话在现在和将来都值得思考。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关于“教育只限于知识的积累”的问题,我绝对不否认知识的有用性,但说停留在知识层面是不够的。今天,这个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重。为什么?我认为有两个基本原因。首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发生了巨大变化。简而言之,从过去的发展模式到未来的创新驱动是必要的。创新动力是依靠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不是我们通常认为能读好书的学生。这是第一个基本原因。我们正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第二个原因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我们仍然看不到人工智能的影响。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我们已经知道人工智能是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来工作的,而这个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图像识别,也就是对现有知识的大量识别和记忆的积累。通过这种方式,它可以取代,甚至超越那些通过死记硬背和做很多问题来掌握知识的人脑。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但是死记硬背和做很多题是我们学生的普遍做法。因此,在未来,人工智能很有可能首先取代我们教育体系下培养学生的优势,即现有知识的积累。这是我的判断,这关系到科学技术的发展。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过去两天有一些报道。6月7日,人工智能机器人(300024,诊断单元)参加了高考数学考试。据报道,有两台机器的满分是150分。他们的分数分别是134分和105分,他们分别只用了10分钟和22分钟。这只是开始。据说人工智能从业者的目标是到2020年机器可以参加所有的大学入学考试,现在它们只从数学开始。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因此,以上两点,一是经济发展阶段,二是科技发展势头,使我们认识到改革现有教育体制和方法的紧迫性。这不仅是基于肯定现有教育的优势及其对过去经济发展的贡献的判断,也是基于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判断。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我认为辅导员的工作是立足国情,考虑未来。我认为这种想法非常重要。

问题3:为什么好奇心和想象力会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减少?

第三部分是创造性思维的来源。回答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改革创新人才教育,即如何去做。我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的两个特别重要的东西是创造性思维的来源之一:好奇心和想象力。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我认为创造力确实需要知识,但不仅仅是知识。关于创造力、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有许多系统的研究。今天,我不是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待它,而是从教育实践的观察来看待它。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那么除了知识,还有什么呢?爱因斯坦的两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是极度好奇”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没有谈论知识本身,而是一些超越知识的东西,特别是好奇心和想象力,我认为这是我们过去所忽略的。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受此启发,我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假设:“创造性思维=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告诉我们,知识越多,创造力越大。你接受的教育越多,你拥有的知识就越多,但不一定创造力就越大,因为好奇心和想象力可能会减少。换句话说,创造力不会随着教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知识通常随着教育的增加而增加,这并没有错。经济学家衡量“人力资本”的通常方法是计算受教育年限。然而,好奇心和想象力与受教育年限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简单,它们取决于教育环境和方法。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童年时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强,但随着教育的增加,好奇心和想象力可能会下降。为什么?这里有一个基本原因。我们后来学到的知识是被设定和假设的,不管它是什么样的知识。然后你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会经常挑战这些想象力和框架。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的挑战是错误的,因为毕竟你已经积累了这么多年,你会受到很大的打击,所以这在客观条件下会被否定,这会抑制这种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作用。因此,就连爱因斯坦也悲叹说,好奇心和想象力能够在正规教育中存活下来是一个奇迹。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如果创造力是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产物,那么随着教育时间的增加,前者增加,而后者减少。作为两者创造性的结合,有可能随着教育的延伸,它会先增加后减少到一定程度,形成一个倒“U”形,而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简单上升的形状。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这在创新人才教育中造成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更多的教育有助于增加知识和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它通过抑制好奇心和想象力来降低创造力。因此,两者的结合使我们很难判断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影响,但它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一些大学辍学者相当有创造力。因此,这是我对钱学森问题的非常简单的回答。不是我们的学校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是我们的学校增加了学生的知识,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创造所需的其他要素。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问题4:为什么创造性思维与价值取向有关?

第四部分是创造性思维的第二个源泉,具有较高的价值取向。创造性思维不仅依赖于好奇心和想象力,还依赖于价值取向,所以当我们讨论创新人才的教育时,它不仅是一个知识和能力的问题,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具体现实是短期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对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害的。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5月25日,齐泽克·伯格在哈佛大学2017年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主题是人应该追求更高,即超越短期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我再次引用爱因斯坦的话。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殿堂里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探索科学的动机是不同的。有些是为了智力上的快乐,有些是纯粹的功利目的,他们为科学馆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甚至是重大的贡献。但是科学殿堂的基础在于另一种人的存在。他们总是想以最恰当的方式描绘一个简单易懂的世界形象。他们每天的努力不是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图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科学探索是创新的范例,创新不仅包括科学探索,还包括技术创新、人文艺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

受此启发,我将创新动机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了三种价值取向:短期功利主义、长期功利主义和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后者比前者有更高的追求。对于短期功利主义者来说,创新就是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和上市;对于长期的功利主义者来说,创新有着更高的追求,为了填补空空白,争取国内一流,为非功利主义者创造世界一流的内在价值,创新有着更高的追求,追求真理,改变世界,让人们更幸福。我们的现实是,有很多人有第一种动机,也有第二种动机,但是有第三种动机的人很少,甚至很少。因此,我们缺乏创新人才的原因,除了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因为我们过于急功近利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渴望成功的心态和输赢的价值观会导致更多的抄袭和抄袭,但真正的创新会减少,颠覆性和革命性的创新是不太可能的。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问题5:教育改革应该做什么?

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结论是关于教育改革应该做什么。如果上述反思是正确的,就意味着创新人才教育的缺失需要创新人才教育。根据以上分析,我提出三点建议。除了传授知识,第一,教育应该创造更宽松的空空间和时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第二,在教育中要更好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第三,在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观,避免短期功利主义。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这就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目前学生培训项目的设计大多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为出发点和评估点,学生总觉得自己学得不够、不够深、不够实用、不够前沿。然而,如果我们更关心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更注重学生的价值取向,那么我们的教育模式应该有很大的改变。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这三点不仅是我对创新人才教育改革的建议,也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近年来推进教育改革的一些尝试。在实践中,我也意识到改革并不容易。传统观念、市场压力和社会环境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然而,经过多年的努力,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获取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已经从经济管理学院转移到整个清华大学。对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关注不仅在清华,而且在社会上也越来越引起共鸣,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越来越高,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变化。

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因此,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创新人才的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都将走上教育改革的道路。

标题:钱颖一之问:如何培育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4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