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41字,读完约5分钟
文化和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两个核心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正处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决定性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广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益,意义重大。
一个
文化产业是一种兼具文化和经济属性的产业形式,具有绿色环保、高附加值、消费群体广等特点和优势。当前,在新一轮全球产业转型中,文化产业作为高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强渗透的“绿色产业”和“快乐产业”,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再到文化产业经济的逐步升级过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规划和推广。如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种方兴未艾的全球趋势。无论是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附加值超过其他产业,还是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文化产业向支柱产业发展,世界文化产业都呈现出相互竞争、与千帆竞争的态势。
我们国家也是如此。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关政策出台频繁。从标志着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公布,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从2016年开始,财政部出台了44.2亿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944个项目,随后文化部“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近日发布,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产业和保障措施。根据十三五规划,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五年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数据是最好的注脚。2015年,民族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7235亿元,同比增长11%(不含价格因素),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3.97%,同比增长0.16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11052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2.75%。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整体规模不够大,创新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结构布局有待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高端人才相对短缺,政策和市场环境有待改善。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有效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率。
二
在世界文化产业竞争激烈、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加快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供给、环境和整合三个方面积极发挥自己的力量。
一是推进文化产业整合创新。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本身就是多种要素融合的产物,这也从近年来的产业发展实践中得到说明。文化、科技、金融的结合为文化产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可以说,融合创新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征。当前和今后,我们可以围绕“文化+”和“互联网+”推进多领域、全方位的融合,如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融合,不同类别文化产业的融合,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从而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向值得注意:例如,在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要促进手工艺和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就要不断创新传统手工艺,将产品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并以艺术化、生活化和市场化为导向;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休闲、文物古迹等特殊经济领域的融合发展,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拓展文化传播和消费;促进文化产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支持发展集农事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和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特色农业;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实现从文化创意到生产、传播、交易和消费的创新,不断提升文化消费需求,焕发传统文化活力。总之,文化产业的整合与创新将促进资源要素的流通,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活力,这是大势所趋。
第二,增加文化产业的有效供给。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跟不上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变化。要扩大文化消费,必须从文化产业的供给方面发挥力量,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张,优化供给结构,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有效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要丰富文化产品的种类,将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扩大文化覆盖面,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有必要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使文化产业能够造福人民的日常生活。此外,要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式,包括加强数字文化创意内容的创造和供给,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引导文化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
第三,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加快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完善文化管理和治理体系,提高文化产业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加快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立法进程,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法可依。此外,要特别重视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郑,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标题:文化产业升级从哪里入手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4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