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5字,读完约4分钟
6月27日,99只港股跌幅超过10%,其中9只股票跌幅超过35%。跌幅最大的是中国综合控股(香港股票01027),达到94.29%。这些股票大多是1港元以下的小盘股。笔者认为,无论a股下跌的原因是什么,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市场流通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香港和内地加大了打击金融大鳄的力度,香港证监会吊销了某个村庄的证券牌照。此外,筹集港股空壳的成本越来越高,“空壳玩家”的资金已经断链,银行家已经弃村出逃。事实上,许多下跌的股票都是空壳股票。例如,截至2016年底,中国综合控股的每股净资产为0.0057元,每股收益为0.0001元,基本上是空壳股票。6月27日,该指数跌至0.016港元,仅剩下一个零头。这种空壳股票没有多少内在价值。只要有任何麻烦,他们就可能走向价值回归之旅。他们现在不会倒下,但迟早会倒下。
还有许多平庸的a股、垃圾股和空壳股。截至6月27日,沪市有247只股票的市盈率超过100倍,深市有542只股票的市盈率超过100倍,其中一些股票缺乏明显的内在价值。
香港空壳股票对a股的第一个启示是,应加强市场监管,引导市值回归。目前,a股垃圾股轻而易举就价值数元甚至数十元,有的甚至继续鼓吹泡沫,这使得投资者承担更大的风险,误导市场资源的配置。因此,我们应该严厉打击银行家对垃圾股和空壳股的投机,并惩罚他们的破产。同时,有必要大大增加空壳股票在市场上的生存成本。因此,有必要禁止垃圾股票再融资,增加上市成本,严格控制借壳上市。
第二,我们应该加强买方的自我意识。目前,a股市场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投资者忽视市场风险,热衷于投机和快速赚钱,关注股价波动较大的股票。对于市盈率超过100倍的股票,他们敢于蜂拥投机,这无异于引火烧身。一旦投资者赔钱,他们会责怪市场和监管机构,但从不反思他们的投机贪婪。为此,有必要加大对投资者的宣传教育力度,使风险意识深入人心,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负责,而监管当局保护投资者,从不保证投资者不会赔钱。
价格不太可能长期过度偏离内在价值。随着香港股市空壳股和低价股的暴跌,a股投资者应该高度警惕。随着a股被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成熟市场价值投资者的概念也将被传递到a股市场,而垃圾股和空壳股将逐渐被投资者所摒弃。只有牢牢把握价值投资的主线,投资者才能趋利避害,避免资产有朝一日归零的厄运。
第三,进一步完善投资者适宜性管理体系。目前,a股市场建设中存在退市安排板,退市股票在该板交易。由于5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不能进入该板块交易,因此对投资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对于一些市盈率与市场梦想利率一样高的股票,它们在二级市场交易,散户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投机性贪婪而痴迷于购买这类股票。《证券期货投资者适格性管理办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证券公司也在对股票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笔者建议,应禁止低评级投资者买入高市盈率的股票,而原本持有的高市盈率股票只能卖出而不能买入,这将有效保护投资者。
第四个启示是加强卖家的责任感。1933年,美国颁布了证券法,又称证券真相法。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该法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将披露企业全部真相的责任完全移交给卖方,同时要求“买方应承担自己的责任”。本世纪初,美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舞弊事件再次频繁发生,导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颁布,该法案规定了公司虚假定期财务报告、上市公司股东舞弊、公司审计记录被破坏、变更被破坏和记录被篡改等行为的刑事责任。加重刑事责任,要求相关主体如实披露相关信息。
a股市场强调“买方负责”,也应以“卖方负责”为基础。只有当卖方履行了信息披露和销售适当性等强制性义务,并且不存在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欺诈行为时,才能追究买方的责任。因此,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行为必须依法严惩。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追究违法者的民事责任。
(作者是资本市场研究员)
标题:熊锦秋:港仙股暴跌给A股带来诸多启示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