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3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国内许多著名的民营企业传出消息,高层管理人员开始更换和接管。记者梳理发现,在这场继承浪潮中,不仅有儿子(丈夫)继承父亲事业的传统模式,还有许多由外部职业经理人运作的新模式。然而,在外人经营的企业中,许多人不愿意接手,因为他们的孩子对商业不感兴趣。在这方面,一些第一代企业家选择聘请外来者来接手,但一些企业家仍然尽力“说服”下一代来接手,这显示了第一代企业家经过多年努力后的无奈。(4月2日,中国青年报)
与大型民营企业相比,中小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主流——规模可能不大,但数量巨大;单个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小,但整体资产规模不可低估;单个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很少,但吸收的劳动力总数却很大。尽管市场经济跌宕起伏,新企业不断涌现,老企业不断倒闭,但仍有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存活了二三十年。像一些大型私营企业一样,他们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企业家正在变老,需要有人来接管。
虽然大部分大型民营企业仍有家族式管理的痕迹,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上市融资或股权配置,引入新的投资者,许多大型民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推广,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或正在经营管理中建立,并向正规化发展。因此,即使家族中的第二代不愿意或不能“接管”,也有可能雇佣职业经理人来实现公司运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中小型私营企业不是。由于这些企业规模小,家族管理的色彩往往很深刻。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表面上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他们在管理上仍然具有家长式和一致的特点。此外,这类企业经营者的下一代,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代,不太可能成为“接班人”,因为他们在兴趣和爱好上有很大差异,也因为他们不同意上一代的管理风格和做事风格。
如果任由这些中小型私营企业随着上一代的老化而“死而复利”或“死而关门”,不但不利于现有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也不利于就业的维持甚至持续创造,更不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
企业虽然规模小,但却是社会运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像那些大型民营企业一样,这些企业也面临着如何从家族管理向职业经理人管理转变,以及如何从整体控制向战略控制转变的问题。这一过程比大型民营企业更为艰难,但却是中小民营企业克服从创业者到捍卫者、创新者的障碍,走上百年老店发展之路的关键。
政府和社会都必须改变只关注大型民营企业传承的现象,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中小民营企业,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中小民营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以顺利实现代际管理的连续性。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福音,也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福音。
正文/张楠芝
标题:中小民营企业“接班”问题更值得关注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4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