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6字,读完约3分钟

不久前,“中国式相亲”大受欢迎,它还吸引了一家外国媒体撰文称,“中国式相亲”赋予父母干涉子女选择的权利,并得出结论:中国的“千禧一代”是一群不长大的“巨婴”。

仅凭《中国式相亲》 就说我们是巨婴?

这显然是对中国年轻人选择的又一个误解。中西方之间不仅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观念,还存在着由舆论传播和泛娱乐化思维造成的谬误。

与西方不同,中国年轻人在婚姻和爱情观念上回归自我选择的历史并不长。所谓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是中国人在几千年儒家文化观念影响下的思想,根深蒂固,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然而,总的历史趋势是,年轻人越来越追求自我选择,公众舆论对婚姻和爱情观的多样化转变越来越宽容和开放。即使是思想保守、固执的父母一般也不会公开干涉孩子的婚姻和爱情,否则他们会从邻居那里得到“好建议”。

仅凭《中国式相亲》 就说我们是巨婴?

然而,相亲的持久形式是它能确保男女交流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例如,人们喜欢谈论合适的家庭和合适的家庭。这些因素在相亲中是最容易准确理解和及时把握的,也是最直接、最简单、最合理的。只是相亲的目的让一些人觉得功利和庸俗。它似乎玷污了爱情的纯洁和自由,但即使在欧美社会,婚姻也无法摆脱阶级和家庭等现实因素的烙印。在这个问题上,中西婚姻和爱情文化有不同的方式,但最终的方向是相同的。

仅凭《中国式相亲》 就说我们是巨婴?

外国媒体在批评中国年轻人选择相亲时没有看到。相亲和自由恋爱并不矛盾,在相亲中听取长辈的意见并不意味着父母控制了年轻人的选择。至于相亲,不应该被批评为无用,也不应该被视为保护孩子婚姻和爱情幸福的法宝。形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通过某种形式找到合适的伴侣。

仅凭《中国式相亲》 就说我们是巨婴?

产生误解的另一个原因是,外国媒体只从电视真人秀节目中解读一种社会现象,这就陷入了偏见的思维障碍。

虽然“中国式相亲”节目关注的是婚姻和爱情这一社会话题,但其呈现的娱乐性和易传播性,不可避免地夸大和扩大了所涉及的问题。有些电视节目甚至用相亲和结婚的噱头来炒作,其中反映的价值观会引起激烈的舆论,但它们可能不是年轻人的真正愿望。

仅凭《中国式相亲》 就说我们是巨婴?

如果你想了解年轻人的婚姻选择,社会调查和社会学研究是正确的方法。根据传播学的规律,受众获得的信息和思想可能是大众传媒有意识筛选的结果。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被完全接受,就有可能把个别情况当作一个整体情况,把小问题盲目地扩大成大问题。

仅凭《中国式相亲》 就说我们是巨婴?

中国年轻人被矮化成不会长大的巨大婴儿。这确实是一些群体的现象,但不是整个情况。对于“中国相亲”现象,不要被电视节目呈现的片面信息所误导,不要随便贴标签,做一个笼统的道德评价,要偏概全,这是对待年轻人的理性态度。

仅凭《中国式相亲》 就说我们是巨婴?

文本/黄帅

标题:仅凭《中国式相亲》 就说我们是巨婴?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