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1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市场走势相对较弱,一些股票波动较大,各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需求。笔者认为,监管当局应全面分析这些需求,合理采纳,不合理拒绝,顶住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坚持既定的改革方向,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为目标,不达目标决不撤军。

熊锦秋:股市改革要敢于顶住利益主体压力

如果a股市场继续以前的游戏,它不能再玩了。对新股的需求不足。上市后,它被反复地炙手可热。经过投机,"规模限制"被取消和减少,它已成为一个市场定时炸弹;此外,概念股和高派息股的投机行为使得散户投资者经常持有亏损,并购交易引发短期股价波动,给市场留下了一根鸡毛。此类游戏通常受益于“规模限制”,庄家和内幕交易者,普通投资者处于弱势。

熊锦秋:股市改革要敢于顶住利益主体压力

例如,每周10股新股的首次公开募股发行节奏已经导致一些投机者,甚至一些银行家赔钱。一些投资者反应激烈,建议停止发行新股。最近两周,新股发行节奏逐渐放缓。然而,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新股发行节奏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要求。6月5日,工银(601398)(港股01398)等蓝筹股暴跌,而新股和主题股上涨,导致市场出现跷跷板效应。有些人认为这是由于分配已发行的股票来提取新的资金造成的。仅从这一结果来看,放缓ipo节奏可能不会给市场注入积极的能量。

熊锦秋:股市改革要敢于顶住利益主体压力

新股暴跌、监管机构“绑架”投资者以放缓ipo步伐以及新股不败等核心问题仍未解决。或许,如果我们继续坚持每周发行10只新股的节奏,随着每天新股的涨停越来越少,甚至跌破发行价,新股不败的定律将被彻底打破。这要么迫使新发行公司降低发行价格,要么企业认为发行价格不经济,不愿发行上市。本来,我们可以通过市场获得减缓甚至暂停新股发行的结果,但这可能半途而废。

熊锦秋:股市改革要敢于顶住利益主体压力

此前,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并购的监管。针对“假”重组、“后续”重组、虚假重组等。,证监会加大了打击力度,比如对安中股票(002667,诊断股)进行“造假”。重组相关责任人将在证券法规定的范围内受到处罚;2016年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被称为历史上“最严格”的并购新规。

熊锦秋:股市改革要敢于顶住利益主体压力

这些改革想法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最近有专家对此提出质疑,称“M&A在资本市场中是其最基本和核心的职能。”没有这个功能,资本市场就没有生命力,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我只听说资本市场有资源配置等功能,但从未听说核心功能是并购

熊锦秋:股市改革要敢于顶住利益主体压力

诚然,在美国这样的成熟资本市场,并购是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一种方式,这与它们相对健全的制度有关。但是,看看M&A的常规和a股市场的重组:以高价收购注水资产,收购目标为被收购资产提供了三年的巨额绩效薪酬承诺。毕竟,在现实中,一些被收购资产的盈利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业绩很难达到预期。为此,上市公司需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有些公司甚至陷入亏损,但收购方可以在未来高价减少套利。a股市场各方面的基本制度还不健全,过度和不规范的并购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强对并购的监管。

熊锦秋:股市改革要敢于顶住利益主体压力

谈到并购,我们不得不谈到借壳上市。最近,一家新的三板企业计划借上海股市一家上市公司的壳。目前,借壳上市的门槛与ipo基本相同,等待时间也比以前短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场外交易企业仍坚持借入空壳垃圾公司,背负沉重的上市负担,令人费解。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借壳上市的监管审查。目前,ipo渠道相对顺畅,似乎没有必要继续借壳。借壳上市很容易滋生内幕交易。

熊锦秋:股市改革要敢于顶住利益主体压力

股票市场中有多个利益相关者,他们基于本位主义,他们对监管政策的要求自然大相径庭。这对于某些主体来说是一项有利的政策,而对于另一个主体来说,这很可能构成利润空。监管当局引入监管政策或改革措施并不能惠及所有市场参与者。如果股市体系不完善,散户投资者将永远受到伤害。要完善股票市场体系,我们不仅要牺牲银行家和其他主体的利益,有时甚至要牺牲追随投机的散户投资者的利益。

熊锦秋:股市改革要敢于顶住利益主体压力

因此,监管部门应敢于拒绝部分利益相关者的不合理要求,站在维护最广大投资者利益的角度,站在促进a股市场健康发展的高度,脚踏实地推进股市改革,努力构建财富内生机制,为投资者打造真正的投资天堂。

熊锦秋:股市改革要敢于顶住利益主体压力

(作者是资本市场的专业评论员)

标题:熊锦秋:股市改革要敢于顶住利益主体压力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