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9字,读完约3分钟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其中,“稳定”是一个关键词,特别是“六个稳定”的明确提出,标志着稳定增长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调控更具前瞻性和灵活性,政策组合方向不变,协调性增强。
“六马厩”,即稳定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和预期,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具体要求,这直接反映了稳定增长将被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方面,虽然经济继续稳步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外部环境的明显变化。有必要提前计划,加强前瞻性和灵活性的监管。另一方面,金融、外贸、外国投资和投资都是经济发展的有效驱动力,而预期代表着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就业是稳定增长的底线之一。这些因素或指标不仅是稳定增长的有效组成部分,也是调控的重点。
监管将更加注重提高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目前,经济运行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包括:外部环境明显变化下的出口压力、信贷紧缩下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有限、部分地区房价过度上涨、股票和债券交易市场运行波动加剧等。为了应对许多潜在的风险因素,监管当局需要及时评估当前政策的效果,并提前制定各种风险应对计划。例如,要稳定金融,就必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实体经济服务;我们不仅要坚定地去杠杆化,还要把握力度和节奏。新的资产管理条例细则和新的财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等配套政策是监管和控制灵活性的范例。在去杠杆化原则下,政策会根据资产管理行业的现状进行微调,以平稳市场影响。
更明显的是,监管政策组合的协调预计将得到显著加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结合,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是边际宽松。边际宽松不是“洪水”。财政政策将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各种减税政策将在下半年发挥更大作用。在货币政策中,关键是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央行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RRR减债、传销和支持商业银行购买信用债券等方式,继续引导资金流向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给予银行适当的风险补偿。
在稳定增长重要性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前瞻性、灵活性和协调性的政策组合将得到改善,去杠杆化的力度和节奏将更加务实。这将有助于稳定供需双方对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和增长预期。可以预计,监管当局将出台一些具体政策来实现“六个稳定”。然而,保持合理和充足的流动性不是为了鼓励杠杆作用,也不是为了放大地方债务风险的积极财政政策。监管优化不是监管转向,风险处置不是创造新的风险。这在具体实施中检验了管理层的智慧。
标题:中国证券报:“六稳”透露调控新信号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3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