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49字,读完约7分钟
自2015年10月29日以来,中国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未能达到预期。2016年和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人和1723万人,分别比“十二五”期间实施“两个全面”政策前的年均出生人数多142万人和79万人;两个孩子占总出生人口的51.2%,比2016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生育造成的高生育成本、低生育意愿等因素,两个孩子的成长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世界上,总生育率低于1.3通常被称为“低生育率陷阱”。目前,中国的实际总生育率仅为1.20左右,远未达到代际更替水平。总生育率(TFR)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的平均子女数。为了确保人口与上一代相比不会增加或减少,理论上,一对夫妇只需要有两个孩子。然而,由于一些儿童会过早死亡,正常出生时的性别比例不对称(女孩为100,正常出生时约为102-106),总生育率应高于2.0,以保持人口的世代更替。发达国家的世代更替生育率应该在2.1左右。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性死亡率数据,中国2.25的生育率可以达到一代人更替的水平。
2011年后,国家统计局仍然根据“千村生育率调查”、公共安全数据和小学入学数据将生育率分别修正为1.5和1.6。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编辑的《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中国总生育率实际情况为2014年1.28,2015年1.05,2016年1.25,明显低于代际更替水平。
从国家宏观角度看,影响总生育率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总的来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人们的生育观念将会改变,人口增长将会放缓;低水平的经济发展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如抚养孩子以防止老龄化,人口正在迅速增长。第二是传统文化。世界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宗教和婚姻习俗会对生育观念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总生育率。第三是种族。不同的种族有自然的身体特征,生育能力也不同。第四是它所属的大陆。不同的大陆有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
通过寻找四个在因素上与中国相似但不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的总生育率,我们预测在完全放开生育率后,中国的总生育率将在1.3至1.8之间。预测方法是寻找与中国文化区域、种族和大陆相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实行计划生育,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基准。首先,根据前三个因素,找出韩国和日本的国家,香港和澳门的地区;201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827美元,相当于日本1978年和韩国1993年的水平;寻找相应的数据:1978年日本的总生育率为1.79,1993年韩国为1.67。
在政府的宣传和福利措施下,韩国女性的总体生育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6.16开始迅速下降。1996年,韩国废除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总生育率从当年的1.58持续下降到2005年的1.08。直到2005年实施鼓励生育政策,韩国的生育率略有上升,但从未超过1.30。日本在1978年鼓励生育。此后,总生育率略有上升,但从未超过1.81。在未实行计划生育的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同一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应的总生育率分别为1.31和1.69。
根据上述类比分析结果,预计中国在全面放开生育后,总生育率将在1.3至1.8之间。
历史上,每个国家的总生育率都有下降的趋势。观察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总生育率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主要发达国家的生育率从1960年的2.0-4.0开始逐年下降,从1980年左右稳定在1.0-2.0左右;1960年,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率开始逐年下降,从5.5降至7.0,并一直缓慢下降到现在,2016年降至约1.5至3.5。
中国目前人口增长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育龄妇女数量的下降。育龄妇女是指15-49岁的妇女。2017-2031年育龄妇女人数预测方法以基期为基础。此后,每年都要剔除50岁以上的妇女人数(称为“出境人口”),加上15岁以上的妇女人数(称为“入境人口”),这样就可以大致得出下一年的育龄妇女人数。根据预测结果,育龄妇女总数将继续快速下降,2031年育龄妇女人数将达到3.031亿,比2017年减少5290万人,减少14.86%。
育龄妇女数量迅速下降的原因是“少进多退”。在2017-2031年的预测期内,2002-2016年出生的女孩逐渐进入生育年龄。由于总生育率在这一阶段是最低的,出生人数长期保持在低水平;此外,新生儿的性别比例不平衡,已经超过115,而且出生的女孩相对较少,导致预测期内育龄妇女的"进入人口"较少;而且由于人口老龄化,育龄妇女的“出境人口”始终居高不下。上述因素导致育龄妇女的“出境人口”始终大于“入境人口”,育龄妇女总数有所下降。
此外,育龄妇女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处于繁荣时期的妇女人数下降最多。2017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6年减少了400万,其中20-29岁育龄妇女人数减少了近600万。将2017年的育龄妇女人数与2031年的预计育龄妇女人数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结论,育龄妇女的减少主要来自20-34岁的育龄妇女,这些妇女处于完全生育状态。
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给出了2016年至2100年中国人口的长期预测。中国的计划假设中国的总生育率将从目前的1.6逐渐上升到未来的1.8左右;从高计划到假设中国总生育率将从目前的1.6逐渐上升到未来的2.1左右;低计划假设中国的总生育率将从目前的水平逐渐下降到未来的1.3左右。根据中国的计划,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14.416亿的峰值,然后开始缓慢下降;根据低计划,中国人口将在2021年达到14.128亿的峰值,然后开始缓慢下降。根据本文与联合国预测的差异,可以估计中国未来的长期人口增长应该在联合国给出的中等总生育率方案和低总生育率方案之间。
根据联合国的规划预测,未来中国人口的“三大趋势”可能不可逆转。从联合国计划给出的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预测数据可以看出,中国0-14岁和15-64岁人口比例正在迅速下降,而65岁以上人口比例正在迅速上升,2070年后这一比例保持稳定。
基于此,我们认为未来中国人口的“三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一是儿童人口的数量和比例将下降;第二,劳动力的数量和比例也将下降;第三,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例将激增。严峻的人口形势要求我们尽早做出反应。
(王宇鹏,中信证券(600030,诊断股票)(港股06030)高级宏观分析师,李阳,国际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
标题:三大趋势不可逆转 生育政策调整箭在弦上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