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3字,读完约4分钟
滴滴仅在几个晚上就暂停了在线汽车业务,这几乎将夜游市场带到了瘫痪的边缘。滴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是滴滴未来长期可持续经营的基础。
作者:蒋涵,苏宁金融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当互联网巨头滴滴蓬勃发展时,两起安全事件将滴滴推到了风口浪尖。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中国互联网旅游的独角兽,滴滴应该在哪里承受压力。
1.高压下的滴压力是多少?
安全始终是旅游企业无法回避的一个环节,也是互联网企业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在过去的六年里,滴滴迅速发展。俗话说,“萝卜快洗不了泥”。其潜在的安全隐患被快速发展所掩盖,以至于公司虽然有心“补课”,但速度跟不上需求。
虽然有运气不好的因素,但也有不可避免的事故。大量水滴带来的聚焦效应、快速发展积累的隐患和系统性问题在短时间内不断爆发,引发了before/きだよ 0。当然,滴滴也有自己的问题,但是舆论的曲解和严格的监督带来了滴滴成立以来最大的压力。
滴滴的分量主要在于:
首先,它来自严格监督的压力。对于中国的旅游市场来说,它从来都不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迄今为止,公共汽车、地铁和出租车都在消耗高额补贴。对于监管者来说,旅游一直是一个“烫手山芋”,风险高回报低,关系到民生。
本来,因为滴滴是互联网上的新生事物,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监管措施滞后于滴滴这样的旅游企业的发展,它也愿意拭目以待。然而,随着安全问题的出现,监管当局已下定决心,要严格管理滴滴等旅游企业,但治理和监管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旧的方法应用于新的模式,新模式的活力最终将被扼杀。对于迪迪来说,这很可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这是压力,也是风险。
第二是公众的信任危机。滴滴早期的补贴营销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公众认为网上汽车应该是低价和高质量的,但企业不能总是补贴。随着监管的逐步收紧,供给方的成本客观上有所增加,滴滴成为中间的“承压面”,导致目前“不赚钱”和被骂的局面。
安全已经触及了公众不能容忍的底线。两起搭便车事件导致滴滴在六年内建立的公众信任立即被清除,这吸引了无数的名字。事实上,滴滴在安全性和出行效率方面远远优于邮轮,但它从未在认知层面得到相应的对待。这也是“专注”带来的劣势。涉及黑车甚至出租车的传统刑事案件不会引起太多关注。
第三,它来自运作的压力。滴滴在2018年上半年的净亏损高达40亿元。当然,这种损失也带来了一些自己选择的因素。滴滴在快速盈利和利润转移方面选择了后者。这是互联网公司作为公共服务的属性,滴滴应该承担。然而,如果亏损持续,将影响滴滴的估值和未来发展。
第二,迪迪应该去哪里?
如今,传统的公共交通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买车也有各种限制。巨大的痛点已经形成了用户使用网络开车的习惯。滴滴仅在几个晚上就暂停了在线汽车业务,这几乎将夜游市场带到了瘫痪的边缘。滴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是滴滴未来长期可持续经营的基础。
滴滴将来可能需要做的事情可以总结如下:
一是适应戴着镣铐跳舞。滴滴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与监管部门进行斡旋,并将在不久的将来引入更严格的监管。对于滴滴来说,如何保护自己、遵守规定、管理公众期望,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事情。
第二,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滴滴已经覆盖了2c市场,但C端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更高,对服务的要求也更多。有了合规性,2b的服务应该大有可为。只要能赢得企业市场,利润是大有可为的。
三是继续形成多元化竞争优势。滴滴宣布亏损时,我们看到优步盈利超过10亿美元。优步的利润不仅仅在于互联网上的汽车,它还以汽车为入口,以物流和外卖为多种收入来源。滴滴实际上可以从中吸取教训。
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旅游平台,滴滴依然非常重要,但对于滴滴来说,如何尽可能地解决目前的困境,进入一个新的发展轨道是最重要的。
本文摘自《蒋寒视力观察》。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江瀚:重压下的滴滴 中国出行独角兽该向何处去?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