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82字,读完约11分钟
作者:陈春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学院管理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简介:10月9日,《哈佛商业评论》和《苏圣典2018新商业谈话》在北京举行。这次活动的主题是“长期主义”。在演讲中,陈春花先生分享了他对一些关键问题的看法,如长期、文化的本质和企业的基本假设。那些能够长期生存的企业已经解决了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企业的基本假设。
在我过去近30年的研究中,我发现那些能够长期生存的企业已经解决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企业的基本假设。我希望我在这部分的研究经验能帮助你在自己的企业中寻求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
什么是文化
众所周知,所有的选择都源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即我们如何理解文化。至于文化的定义,我更受肖恩的影响,他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1.人造装饰品
例如,产品、服装和建筑,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所有器具,被称为人造装饰品,这是文化中最肤浅的部分。
2.显式值
也就是说,你的策略和对许多事情的理解,比如你的目标和你的哲学,是我们接触到的,这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正如你选择阅读这篇文章,它是价值的判断。
3.基本假设
我们总是忽略这一部分。我们经常讨论商业哲学和我们的价值观。我们认为一切都结束了,但底部还有一部分,就像冰山看不到底部一样。这更重要。这是潜意识的,是理所当然的。那个东西是文化的底层,叫做基本假设。
因此,从研究文化的角度,我开始意识到为什么同样的企业,甚至价值观是完全一样的,最后企业的行为也会不同。连我都认识很多企业家。在讨论价值观时,我认为顾客是第一位的,产品是最好的,用户必须受到保护。我也很清楚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但是当他遇到最重要的冲突时,他潜意识的基本假设就会出来,你会看到他的选择行为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这是我们在理解文化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理解底层的基本假设正是我们行为和价值的最终来源。
从这一部分,我们会发现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有它的终极力量。就像我们今天看整个社会一样,当我们在改革开放40年后遇到中国的挑战时,有些人非常焦虑,而有些人则不是。
最根本的原因是终极力量在起作用,而这种终极力量会给你头脑中的认知稳定性。
如果人们找不到内心的稳定,他们会有很多焦虑。如果我们在认知上找不到共同点,当价值观不一致时,社交焦虑就会普遍存在。这是文化底层的力量在起作用。
在我们的文化中,挑战在于如何定义它。我更喜欢萨纳姆和凯勒的定义,他们认为:“人类为适应生存环境而做出的调整行为的总和就是文化或文明。”ゥ
起初,当我在研究组织文化时,我在文献中寻找定义,发现有1700多种文化定义。此后,为了全球化,日本在1992年举行了箱根町会议,目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界定文化,但发现无法界定。
文化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它包括三个部分。
1.文化是生活的方式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几乎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表现出内在的基本假设。
2.思维是文化的基本属性
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是文化的基本属性。就像在中国文化下长大的人不能调整任何事情一样,必须先宏观后微观。它是根据时间的概念写的,先写年,然后写月,然后写日。
在西方文化中,情况并非如此,这是一个很大的对比。这就是为什么中美之间的交流有些困难,因为高层对基本假设的认识是不同的。
3.文化决定行为选择
文化决定你的行为选择。因此,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你的命运可以改变。他们应该改变你的思维和文化。
一种思维决定一种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是文化。
文化是这样的。只有当我们知道基本假设是什么时,我们才能讨论长期、机会主义或实用主义。
2
有长期基础的企业知道这一点
企业管理的基本假设
何刚(《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编)邀请我为《哈佛商业评论》年会写一句话。我告诉他:我将讨论机会主义、实用主义和长期之间的区别。我甚至非常担心,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的公司是否是机会主义者,它们在获得巨大规模并在今天成长的时候是否是实用主义者,以及我们如何能够变得长期取决于商业运作的基本假设。
彼得.德鲁克回答了这个问题,任何做生意的人都应该有一个商业理论,这个商业理论要回答三个假设。
第一个假设,组织环境的假设,是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我想今天很多企业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总是想要我们在环境中想要的东西,却没有讨论我们与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
今年,我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共生组织”的文章。我认为今天许多组织必须改变我们与环境、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是一种共生关系,一种相互主体的关系,而不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第二个假设是组织特殊使命的假设。
第三个假设,即完成组织使命所需的核心能力的假设。
只有当你真正清楚地讨论这三个假设时,你才会知道什么是商业假设。另外两位学者也回答了同样的结论。库尔特和赫斯肯特是深入研究组织变革的学者。在讨论这一部分时,他们告诉每个人,企业文化在长期经营业绩中起着重要作用。
从1995年到2000年,我对珠三角地区具有长期绩效的文化支撑要素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文化实力指数是企业长期经营的重要支撑点。
之前,威廉·大内研究了为什么日本企业能够超越欧美企业成为世界领先企业。他发现日本企业和欧美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组织文化的不同。这种差异反映在日本可以建立一种欧美企业所没有的组织文化。
在这种组织文化中,最重要的是使整个价值观和商业目的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得以实现。此时,企业与人和环境是一致的,文化的精神稳定性可以提供给你。这家企业的竞争力不同于其他企业。因此,企业文化诞生于日本企业。
3
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
从恢复到完整
我们必须理解我们如何判断世界上的基本假设。当你能清楚地判断时,你可以讨论长期主义。今天的世界和过去有什么不同?我认为这是两种模式的转变。
我受到了北京大学哲学系老师张世英的启发。我们总是以两种模式来看待中西文化中的世界。西方主要讲主体和客体,而东方主要讲人是世界,世界是人。他告诉每个人,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各有特点。
如果使用主客体方法,有三个特征:
1.注重个人独立;
2.在思维方式上注重理性分析,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关注个人经验,强调超时空.的抽象概念
因此,你会发现今天理解世界的许多概念都是由西方提出的。但是也有一种方式去了解这个世界。在张先生看来,它应该是一种整合万物的方式。它还有三个特点:
1.注重群体意识;
2.思维方式强调纵向整体,主张这一个和另一个;
3.关注现实生活,不提倡抽象的概念世界。
这三个特征正是我们东方人在思考中更多使用的部分。
如果我们理解了如何做生意和回归世界的假设,我们实际上将讨论我们的世界观是什么,我们的方法论是什么,以及从哲学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我们沿着这条思路看,我们会看到最大的变化是认知世界的范式已经被调整。
我们研究中常用的一个词叫做范式,也就是说,当我们使用范式时,我们可以一起交流。创立范式的库恩在他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说:“当范式改变时,世界本身也将改变。这正是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带来最大挑战的地方。
互联网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所有的事物都在认知上得到快速调整。过去,我们使用还原论,我们越是把它分解,我们就越是把它分解成最小的部分来理解它。
然而,今天的范式调整越来越需要将其还原为整体,因为需要解决的是复杂性、相互联系和相互关联性。
因此,你会发现我们认知上的一个很大的调整是我们如何处理复杂性,这与以前不同。
4
你的能量来自右边
世界的善良、敬畏和奉献
如果我们仍然从一维或二维的角度来讨论这个世界,甚至缩小或提升它的维度,它仍然是互联网的初级阶段。在互联网的后半部分,没有降维或增维,因为它是多维和复杂的。因此,在互联网世界中,有两个非常矛盾的特征并存:
1.个人独立;
2.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
正是因为它们的融合,我深受另一部作品《道德经》的影响。当我不断阅读《道德经》时,它给了我一些启示。
首先,《道德经》强调万物相连,这是它的核心部分。在这一部分,如果树木被认为是彼此有区别的,它们就远离这一点,但是如果它们被认为是彼此相连的,这道就是一个能量场。
今天,当我们看互联网和互联技术驱动的市场时,我们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看到许多新兴企业变成独角兽,是因为新能源领域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所以只要我们能打开连接的边界,我们就会进入新能源领域,当然会有很多机会。这是《道德经》给我的启示。
第二,从老子的观点来看,你不仅仅是跟随道,而且你实际上可以通过在不同的情况下重置你的行为来成为道。
如果你愿意打开《道德经》,读第一句和第二句,你就会明白这是一个非凡的道,是一个自我设定的部分。每一个行业的重新定义之所以能获得新的机会,是因为在重新设计能量和领域时,这样的能量意味着你真正实现了你的道。
第三,什么是“不作为”?许多人认为“不作为”的概念意味着什么也不做。不,不作为意味着什么也不做,而是你能否引导更多的人朝着一个方向去做,并联系更多的人。这被称为不作为。
我经常看到许多人主持会议,变得很有前途。他在谈论整个会议,但实际上,他是主持人。如果主持人做得好,他一定是无所作为。他将引导所有人围绕主持会议的主题来完成这项任务。这是最好的主持人,不是他说了多少话,甚至很多主持人都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事实上,这变得很有希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理解《道德经》或讨论基本假设。这是当今世界我们应该关注的最基本的底部。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我们就不能解决长期的问题。
因此,我们开始从人类世界回归自然,而你将一点一点回归。此时,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地知道,当你变得精力充沛或无能为力时,你的能量来自于你对世界的仁慈以及你对世界底部的敬畏、关心和奉献。
如果没有温和的力量将世界视为一种联系,实际上就没有其他机会。这种回归到最纯粹的自然状态,能量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我们打下良好基础的最根本的基础。
因此,当每一种产品上市时,当你支持一名员工时,当你真的能促进这种社会进步时,事实上,你必须问你的假设:
你和环境是什么关系?
你和组织的使命是什么关系?
你能力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这是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的,也是我研究长期主义的视角。
因此,在我写《管理的本质》这本书的时候,四个基本要素中的最后一个,利润安排,我用了一句话,那就是人类深切关注的利润。
如果利润不能回到对人性的关注,我认为在基本的商业假设中出现了问题。我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赚钱的同时关心人性和自然,促进社会的进步。这应该是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可以选择和接受的道路。
这篇文章是从《春花》中转载的。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陈春花:越是变化 越需要长期主义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6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