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0字,读完约3分钟
哪里有强烈的责任感,哪里就有生动的扶贫实践;如果你不放松,不停止,不懈怠,做好各级工作,你就能解决问题
10月17日是第五个全国扶贫日。值此今年扶贫日之际,第19届中央委员会第二轮巡逻工作正式启动,内蒙古、吉林、安徽等26个地区和单位将专门进行扶贫巡逻。加强巡逻监督,促进脱贫政治责任的落实,必将为新形势下战胜贫困提供有力保障。
摆脱贫困是一场艰苦的战斗,需要百倍的努力。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扶贫政策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了最高领导人的责任制,“抓省、市、县、村五级书记”,建立了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制度,启动了“扶贫攻坚年”,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扶贫攻坚越来越扎实,体制的牢笼越来越牢固。这次专项检查首次把重点放在扶贫上,政治责任的监督和落实体现了中央政府战胜贫困的坚定决心。
在过去五年中,摆脱贫困的强度、规模和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农村累计减贫6853万人,减贫率接近70%,年均减贫137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7年底的3.1%。我们之所以能够写出“最成功的脱贫故事”,除了要有坚定的政策目标和科学的行动规划,还在于各级党员干部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履行职责,以坚决履行职责不断激发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事实证明,只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就有摆脱贫困的生动实践。
一百英里九十美分。今天,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也应该看到,今后面临的困难越多,任务就越艰巨。从宏观上看,目前中国贫困人口总数仍在数千万左右,其中因病致贫和因工致残的比例仍然很高。“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高,基础条件薄弱,克服贫困难度大。在微观层面上,一些已经办了卡的贫困家庭存在着等待、依赖、渴望和懒惰的现象,有些人在摆脱贫困后又回到了贫困。迫切需要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提高准确扶贫的质量。只有切实担负起脱贫致富的政治责任,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工作越努力,就越需要实用的风格。现实中,一些地方在选择扶贫行业时闭门造车,在扶贫项目设计上成绩斐然,在工作开展上脱离实际和群众;在一些地方,扶贫工作陷入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怪圈,出现了欺诈、厌战、消极腐败等不良现象;一些农村扶贫干部“缺水”,扶贫“雨后春笋”,他们不能自助或采取措施...尽管这些情况很少,但它们影响了扶贫的实际效果。继201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战胜贫困后,今年6月再次发布了《关于战胜贫困三年的指导意见》。自觉增强政治责任感,把中央精神落到实处,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于扶贫工作的全过程和每个环节,确保扶贫工作扎实、扶贫成果真实,使扶贫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推动扶贫事业结出新的硕果。
“为了战胜贫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历史上由我们这一代人来解决。这是我们一生中的一笔巨大财富。”肩负起脱贫和艰苦奋斗的重任,我们不仅能够战胜贫困,而且标志着我们这一代人在这项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业中的奋斗和责任。
标题:人民日报:扛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6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