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1字,读完约3分钟
10月17日是中国第五个国家扶贫日。据国务院扶贫办消息,中国已有85个贫困县实现了扶贫。
在反贫困斗争中,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中国还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贡献。
中国在减贫方面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已有7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到2017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046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作为实现“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为全面开展反贫困斗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部署。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步摆脱贫困,贫困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中国的减贫为世界贡献了智慧。中国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走上了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中国的成功经验不仅证实了自己选择的正确性,也为世界上希望加快发展、保持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的智慧和中国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是中国减贫成功的前提。快速的经济增长为中国减少贫困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可能性。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中国大规模减贫的开端。
从优势角度看,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中国减贫成功的根本保证。具体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高效的决策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以及集中精力做大事的制度优势。
从实施的角度来看,中国坚持政府在减贫中的主导作用,制定长期减贫计划,并设定年度减贫目标。在扶贫开发的不同阶段,中国政府及时发布了重要的战略性扶贫政策文件。近年来,中国及时实施了精准扶贫战略,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政策,并根据贫困人口的个人因素实施了分布在20多个省(区、市)的扶贫政策,确保了扶贫的有效性。此外,中国也非常重视市场在减贫中的作用。
中国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截至2015年10月,中国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的援助,派出60多万名援助人员,其中700多名中国优秀儿女为国家发展献出了宝贵生命。中国积极向亚洲、非洲、拉美、加勒比和大洋洲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帮助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目前,中国和其他国家正在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使国际扶贫合作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中国倡导的新的国际扶贫合作机制不同于西方国家建立的援助机制。它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并采取参与性办法,充分考虑受援国基层社区的需求。
与贫困作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三大战役之一。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到那时,中华民族将在几千年的历史上第一次从整体上消除绝对贫困。这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是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
标题: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世界减贫贡献中国智慧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6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