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4字,读完约3分钟

很多人对京张铁路并不陌生: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和青龙桥站的人字形铁路是童年课本中最难忘的细节。近110年后的今天,京张铁路有了更现代的面貌。一位“90后”铁路摄影师跑了5年,走了2000多公里,为京张铁路拍摄了40万张照片。他不仅用镜头记录了京张铁路的历史变迁,还为保护京张铁路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址而奔走,甚至唤起了许多人对京张铁路的记忆和思考。

人民日报:从中国铁路的“起点站”出发

京张铁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中国人独立设计和运营的第一条干线铁路。1909年京杭铁路建成通车时,中国最迫切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铁路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工业产品。它成功地突破了西方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封锁,京张铁路的成功使当时的人们精神焕发。新千年的人们已经明白,如果他们不能掌握核心的工业制造技术,中华民族就不能真正站立起来。

人民日报:从中国铁路的“起点站”出发

2016年,新京张铁路全线开工建设,这是2022年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冬奥会的重要配套项目。同一条线有不同的经历。新的京张铁路被称为京张城际高速铁路。到2019年底完工时,它将成为世界上第一条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寒冷风沙地区的高速铁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高速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今天,我们拥有世界领先的高速铁路技术,它不仅可以独立建造,而且比其他国家建造得更好。

人民日报:从中国铁路的“起点站”出发

虽然铁路本身并不能完全展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全貌,但以京张铁路为代表的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历史对今天的中国发展仍有启示。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CRRC齐齐哈尔集团有限公司。在观看了完全自主创新的铁路货车疲劳振动测试平台后,他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最重的武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它取决于实体经济。从京张铁路的交错起步到举世闻名的中国高铁技术,我们用了100年的时间改写了铁路在中国的面貌和意义,也创造了现代发展的东方奇迹,进一步印证了“只有掌握了自己手中的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的真理。

人民日报:从中国铁路的“起点站”出发

铁路是串联近代中国的重要线索。它不仅显示了国家的制造水平和创新能力,而且是为现代化输送养分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从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移”的春节,到解决世界级问题的铁路桥;从一些因铁路而被称为“列车牵引城市”的城市,到日益密集的高速铁路网,在中国广袤的土地和城乡之间,铁路是一种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兼顾运输效率的运输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京张铁路为代表的中国近代铁路的诞生,不仅是一剂良药,是精神层面上的一个象征,也隐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秘密。

人民日报:从中国铁路的“起点站”出发

不久前,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正式投入运营,全国44个车站可直达香港;去年8月,中欧列车迎来了一个万列的节点,古老的欧亚大陆充满了“流动的活力”...在经历了海洋时代、天空空时代之后,它即将迎来太空时代,但我们发现,土地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铁路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巨大变化和快速发展并没有结束,而仅仅是开始。

标题:人民日报:从中国铁路的“起点站”出发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6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