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33字,读完约5分钟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近日揭晓,两位美国经济学家威廉·d·威廉分享了这一奖项。诺德豪斯和保罗. m .罗默。其中,颁奖致辞称,耶鲁大学教授威廉。诺德豪斯获奖是为了表彰他将气候变化纳入长期宏观经济分析的贡献。可以说,诺德豪斯教授在气候经济学领域的工作是开创性的。他的研究对于保护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具有重要价值,对中国经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纵观诺德豪斯教授的生平,吸引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他的学术成就,还有他毅然改变研究方向,进入一个人少的领域的决心和勇气。他的学术研究生涯开始得很出色。26岁时,他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并在耶鲁大学任教。此后,他在宏观经济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时,他将注意力转向了资源经济学,并开始了气候经济学领域的艰难发展。当时,关于气候变化是否是一个问题,世界是否真的在变暖,全球变暖是否是人类造成的,存在争议,所以很少有人涉足气候经济学领域。经过不懈努力,1991年,诺德豪斯教授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著名的骰子和水稻模型,以评估和揭示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如今,诺贝尔奖是一个自然的结果,是对他在气候经济学利基领域辛勤工作的奖励,也是对他长期关注生态环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奖励。
在我看来,诺德豪斯教授的学术生涯有点类似于现代国家的发展轨迹。现代国家的发展往往从快速工业化开始,而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然而,在达到一定的水平和阶段后,高速发展必然会放缓,整个国家都必须思考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从而转向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在走、中国正在努力走的保护生态、防止污染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这种变化与诺德豪斯教授在研究思想和领域上的变化十分相似。
目前,中国正处于向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过渡阶段。经济发展需要告别过去的粗放型模式,“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打破“gdp崇拜”,转而寻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污染防治也是目前中国三大硬仗之一。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并不容易。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科学的方向,并在正确的方向上实践它。除了复杂的理论之外,诺德豪斯教授的一些研究结论也值得借鉴。
首先,诺德豪斯教授认为,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是建立全球碳税机制。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是负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表现。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这损害了除排放者之外的其他个人和国家,并且成本由所有社会各方分担,最终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福利。这种负外部性需要政府干预来纠正和调整。诺德豪斯教授认为,政府开征碳税是可行的,他的模型也有助于计算碳税的最优价格。此外,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也有助于市场机制在控制全球变暖方面发挥作用。中国也可以探索征收碳税,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第二,诺德豪斯教授和托宾教授在1972年共同提出了“净经济福利指数”,它不同于传统的gdp核算方法。该指数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了由污染、国防开支和城市交通拥堵等经济行为造成的社会成本,并增加了过去通常被忽视的经济活动,如家政服务和社会志愿者。这是当今“绿色gdp”的基础,而“在评估gdp指标时,我国地方政府应提高“绿色gdp”的比重,并根据“绿色gdp”指标给予相应的奖惩。这将有助于我们打破“只考虑国内生产总值的理论”,从政府层面促进绿色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第三,诺德豪斯教授认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必要的,但强度不应太大。例如,哥本哈根会议提出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450ppm的目标,但在诺德豪斯教授看来,只要温室气体浓度低于700ppm,这是可以接受的。此外,他的经典边际减排成本函数给出了边际减排成本与相应的减排率之间的关系,这也说明了应该考虑成本和处理情况。事实上,全球减排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问题,而是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博弈的混合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也应承担高、低减排任务。中国应积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环境污染,并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同时准确计算和维护其在全球减排中的合理权利和发展权。但是,在中国,应该提高环保政策的专业性和精细度,针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的企业,在减排和环保方面制定不同的使命目标和评估标准,而不应全面处罚或关闭。小微企业和私营企业往往比大中型企业面临更高的边际减排成本。然而,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和能源消费结构不尽相同,因此各地区的碳减排成本存在巨大差异。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时,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要求、评估和监督,在防治污染和减排的同时保护小微企业和经济薄弱地区,促进其良性可持续发展。
标题:诺奖得主理论对我国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