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1字,读完约3分钟
不久前,某单位的党支部召开了一次民主生活会。在会上,两位同志互相批评,针锋相对,"锣鼓喧天"。虽然言辞尖锐有力,但都是诚实和真诚的。参加会议的其他同志也纷纷发言,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症结。党支部书记在总结时说:“今天,每个人都放下了包袱,实现了同样的面貌。它们又红又汗,火药有时比蜂蜜还甜!”
为什么火药比蜂蜜更甜?关键是真诚有效的批评可以解决问题,促进团结,尽管它充满了辛辣的味道。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今天,无论时代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传统都不能忘记,这一武器也不能丢失。同志之间要坦诚相待,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效果。
当然,无论是批评还是自我批评,我们都应该坚持从事业出发,从实际出发。要批评别人,我们应该实事求是。问题在于它是什么,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不影射也不影射。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去接受批评,要求别人去分析自己,总结自己,帮助自己,这样才能心胸开阔,听到他们的时候感到快乐,如果你有他们,就去改变他们,如果你没有,就去鼓励他们。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总会发现一种人:他们通常把蜂蜜放在嘴里,对每个人说好话,但在他们背后,他们有另一张脸,说不负责任的话,煽风点火。这种“先有一套,后有一套”,“当面请,幕后耍手段”,“会上不讲话,会后胡说”的现象,不利于同志们的团结,容易挫伤企业家的积极性,值得警惕和深思。
唐朝有一个叫李的,外表善良,谈吐漂亮,但暗地里却密谋陷害他。他必须尽最大努力除掉那些因其才能和成就而受到重视的官员。人们都称他为“口蜜腹剑”。在现实中,有些人“嘴甜如蜜,心热如姜”,生怕别人会妨碍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为自己的私利造谣中伤。这种隐藏在人们背后的“批评”不是真正的批评。它不仅无法登上台面,遮挡阳光,而且最终会伤害他人和自己,使自己的个人形象直线下降。常言道:“静静地坐着,经常想你的过去,而聊天不是关于别人。”端正态度,保持健康的心态,面对面地提问和发表意见。我们需要这样的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能力水平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品质。批评靠的是诚实和真诚,不允许做徒劳的事情,甚至做煞费苦心的计算。只有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人,诚实,说实话,做诚实的事,有更多的善意批评的火药味道,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诚实,团结,和谐和务实斗争的良好氛围。火药有时比蜂蜜更甜。只要是出于公共利益和忠于职守,即使是强烈的批评,也只会增进同志之间的友谊。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2日04版)
标题: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当面锣 对面鼓”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6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