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3字,读完约3分钟
此次税收改革开启了中国税收体系的新时代。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从分类税收转向综合税收更为公平。开征个人所得税,征税的基础应该是个人的整体承受能力。当然,在从纳税人全年总收入中扣除各种法定免税额和扣除额后,应纳税所得额应按统一的累进税率征收。
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的第七次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从10月20日起,《个人所得税特别附加抵扣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开始为期两周的征求公众意见。特殊减税的“福利”被揭开了。
此次税收改革开启了中国税收体系的新时代。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从分类税收转向综合税收更为公平。开征个人所得税,征税的基础应该是个人的整体承受能力。当然,在从纳税人全年总收入中扣除各种法定免税额和扣除额后,应纳税所得额应按统一的累进税率征收。特殊附加扣除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公平性,因为不同个体之间的特殊附加扣除存在差异。
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只规定了统一的基本成本扣除标准,没有考虑不同个人的支出差异,使得收入相同的纳税人的税额相同。但现实是一个人的月收入是10000元。如果他是单身,全家都不饿,也许他的生活质量是好的。但是,如果他是整个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他必须抚养孩子、支付抵押贷款和支付老年人的医疗费用,那么他的生活就可能捉襟见肘。
协商草案借鉴了儿童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特殊附加扣除的实际执行标准。例如,每个项目的扣除标准是什么,如何定义儿童教育的范围,以及如何获取租金或抵押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使更多的人参加继续教育,减轻医疗和住房的负担,促进更多的人尽自己的义务赡养老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特殊扣除机制进一步体现了公平的理念,考虑了不同纳税人的费用差异,体现了可负担性原则,有利于实现税负公平的目标,更能凸显公平。它可以成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提高社会财富分配合理性的有效手段。
更重要的是,特殊扣除机制的建立也为政府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导向和协调作用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例如,政府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鼓励生育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引导社会更加公平地发展。
此外,特殊扣除制度采用简单的固定扣除方式,方便纳税人申报,减轻税务机关征管压力。在收集管理能力和信息系统水平提高后,可能会逐步转向限制演绎和事实演绎。简而言之,这一税制改革回应了社会关注,使整个社会不仅享受到了增税起征点和税制改革带来的民生利益,也更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特殊扣除机制的建立影响深远。
标题:证券时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有利于税制公平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