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43字,读完约8分钟

摘要:一段时间以来,反全球化在一些国家呈上升趋势,引起了许多外国学者的关注和批评。学者们指出,经济全球化促进积极的经济行为、广泛的共同利益和深入的国际合作,并带来全球增长和繁荣,这是不可逆转的。要解决经济全球化中的问题,我们需要明智而有效的国家政策,而不是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反全球化将破坏全球经济复苏和繁荣,降低我们自己人民的福利,阻碍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导致全球责任。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它的危害。

人民日报: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反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社会情绪和思潮,也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行为。一段时间以来,反全球化在一些国家呈上升趋势。反全球化的言论和行为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其危害性引起了许多外国学者的关注和批评。

人民日报: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当今世界反全球化的典型表现

公开提出“国家优先”、挑起贸易战、实行单边主义是本轮反全球化的典型表现。例如,美国曾经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现在却成了反全球化的主要倡导者和煽动者,到处挑起贸易战。在斯蒂格利茨、萨默斯、萨克斯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看来,这种打着维护国家利益和劳工利益的幌子试图扭转全球化进程的做法,不仅不能解决国内问题,还损害了长期精心构建的国际形象。

人民日报: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提出“国家优先”。美国学者马克斯·布特(Max Bout)在2016年发表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上的一篇文章中,将“美国第一”概括为本届美国政府的政策议程,也就是说,他抨击全球化,声称自己并不代表世界,而只代表美国。他强调,“美国优先”是美国孤立主义死灰复燃的标志。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批评说,尽管他应该为自己的利益负责,但他不能把自己的发展与全球发展分开。

人民日报: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发动贸易战。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前政策研究专家劳伦斯·昌迪(Lawrence Chandy)写道,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将导致其他国家的报复,并引发贸易战。以国内优先为逻辑起点,贸易保护自然成为其经济命题。皮尤研究中心在报告《公众的不确定性,美国在世界地位上的分歧》中指出,“美国第一”政策坚持“以利为先”的原则,是经济民族主义和重商主义的回归;它被称为追求公平贸易,但事实上,它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向其他国家施加贸易压力,从而破坏了稳定的世界贸易格局。根据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2017年发布的全球贸易警报报告,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实施了1,191项贸易和投资限制,在20国集团国家中排名第一。美国咄咄逼人的贸易措施引起了国际社会及其西方盟友的强烈不满。

人民日报: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实行单边主义政策。美国政府以减少全球问题上的所谓“不必要的浪费”为由,退出了一些处理全球问题的多边机制,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权理事会、巴黎气候协议等。并退出了《全球移徙契约》的制定过程。这种单边主义不仅受到西方盟国的强烈批评,也受到美国的严厉批评。美国外交学会主席理查德·哈斯写道,当前美国政府的不可预测性正让更多的人怀疑美国的可靠性;美国现在被认为是国际秩序的最大扰乱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罗伯特·基欧汉说:“多边机构使国际合作更加便利,使政策承诺更加可信,并能监督政策的执行。不幸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加州等一些州政府表示,它们将继续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人民日报: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发出理性的声音捍卫经济全球化

与无序、非理性的反全球化声音相比,批判性的反全球化声音更加一致、理性。这些观点可以归纳如下。

从历史趋势来看,经济全球化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一些西方学者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扩大和深化人类交往的过程。全球价值观和生产链之间的复杂联系、铁路、船舶、飞机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以不同形式在世界各地的迁移以及科学和技术的不断传播促进了积极的经济行为、广泛的共同利益和深入的国际合作。任何行动者或国家都不能脱离经济全球化进程而发展。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前编辑比尔·埃莫特(Bill Emmott)认为,西方人自己发明了全球化,但目前美国的计划只是妖魔化他们自己的发明。

人民日报: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增长和繁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捍卫全球化》一文中明确指出,反全球化错误地将全球化视为零和游戏,反对消除全球贫困。他认为,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化已经减少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这不仅体现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上,也体现在其他亚洲国家、拉美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全球商业理事会主席保罗·劳德斯钦纳认为,全球化时代是最好的时代:生活越来越丰富,信息、机会和选择越来越多。世界各地年轻人的世界主义情结与日俱增。与他们的长辈相比,他们在多样性问题、环境管理和通过非军事手段参与国际事务方面更加积极。全球贫困和传染病正以世界历史上最快的速度回落。

人民日报: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笔者从政府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动性出发,认为问题不在于全球化本身,而在于如何管理这一过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全球化及其不满》中明确指出,问题不在于全球化本身,而在于如何管理这个过程。著名的美国印第安记者法里德·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在他的《捍卫全球化》一书中指出,终止跨境贸易将对最贫穷的人打击最大。为了处理全球化中的不平衡和不公正,我们需要明智和有效的国家政策,而不是全球化的重大逆转。这些国家政策包括昂贵的教育、技能培训、再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去全球化还是再全球化》一书中,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政治经济研究所的托尼·潘恩教授为中左翼提供了一个反全球化——再全球化的解决方案。他认为,至少在理论上,可以设想不同的全球化模式。

人民日报: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呼吁高度警惕反全球化的危险

国外学术界普遍担心反全球化的严重破坏性,呼吁高度警惕反全球化的危害。他们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反全球化不仅会破坏全球经济复苏和繁荣,还会降低我们本国人民的福利。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17年贸易统计与展望》,从2012年到2016年,全球贸易量连续五年低于全球经济的实际增长率。这引起了许多人的担忧。一些经济学家将这种经济行为的萎缩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和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及其隐含的危险形势联系起来。包括美国经济学家在内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发动贸易战时,美国政府似乎很关心美国人民的福祉,但它所采取的措施会产生巨大的成本,这些成本会以各种形式转嫁给普通人,最终损害人民的福祉。

人民日报: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反全球化将阻碍具体问题的解决。一些西方学者指出,试图通过倡导“国家优先”、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对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等方式将海外企业拉回家,只能是国内问题的替罪羊,不利于解决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大和社会不公问题,更不可能解决产业升级导致的低技能劳动力需求下降的问题,甚至拖延解决问题的机会。反全球化也将推动民粹主义。根据美国桥梁水基金会发布的研究报告,这是民粹主义的顶峰。早在2009年,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院长史蒂夫·克尔就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去全球化”的文章,指出去全球化将使全球竞争的方式更倾向于好战的民族主义。

人民日报: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反全球化将导致真正的空全球责任。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必然要求各国承担全球责任,发达国家尤其应该承担责任,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否则将造成全球信任危机,阻碍各国通过长期努力深化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全球治理合作。一些学者尖锐地指出,反全球化意味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推卸其国际责任,这将导致真正的全球责任。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表达了这一关切,希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不要走自己的路,主张各国以实际行动坚持和维护国际多边主义原则。

人民日报: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由杨静怡和杨雪冬编写)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2日,第16版)

标题:人民日报: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