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5字,读完约3分钟
【摘要】网络游戏反沉迷系统是针对上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诱因,利用技术手段来验证实名制,限制游戏时间和限制收入。
10月,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国青年报、新华社的半月形谈话、风起云涌的新闻,以及其他中央媒体和知名国家媒体,纷纷将批评指向一个名为“吃鸡”的游戏。其中,反成瘾系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上述报道的一致结论。
什么是反成瘾系统?反沉迷系统的全称是网络游戏反沉迷系统,主要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反沉迷系统针对上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诱因,利用技术手段验证实名制,限制游戏时间,限制收入。
2007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实施网络游戏反沉迷系统的通知》,网络游戏反沉迷“实名制”首次向社会发布。该系统已于2007年7月16日投入使用。
然而,并不是每个网络游戏都会严格执行反沉迷系统,也不是每个游戏平台都会严格执行反沉迷系统。一年后,与“王者荣耀”同台的“吃鸡”游戏再次受到媒体的集体批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市场上绝大多数符合规定的网络游戏并没有很好地执行反沉迷系统。由此可见,单一网络游戏的卓越治理并不能取代整个平台的整体反沉迷治理。
作者曾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反沉迷系统”,但搜索框中弹出的第三行是“如何移除反沉迷系统”。搜索每一个网络游戏反沉迷系统来解除攻略,并有无数的相关信息。因此,自制力差的未成年人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工具来破解反沉迷系统,这可以通过借用认证资格和改变游戏账号来破解。
就游戏平台而言,任何网络游戏都配有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该系统实际上是安装的,因为相关部门有事先的审查和监督。如果反沉迷系统不起作用,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游戏本身绕过了审查或没有得到审查;第二,虽然反沉迷系统存在,但它充满漏洞,或者直接向玩家指示解决方案。具体来说,就是对身份信息的监管不严格,对非法游戏账户的流通视而不见,从第三方交易平台购买他人身份证的信息是“绿色”的。等等。第三,在游戏被审查并通过审查后,反成瘾系统被取消,同时,它没有受到监督。大多数情况下是后两种。
如何改变游戏平台应对反沉迷系统的消极态度,使该系统不再名存实亡,让广大未成年人能够更加健康地参与网络游戏,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游戏平台而言,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实施以下三项:第一,对网络游戏产业进行立法。现行《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是文化部2010年颁布的部门规章,其法律效力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排名不是很高。因此,我们呼吁全国人大专门针对网络游戏行业进行立法,特别是纳入反沉迷系统,并通过法律手段完善交易监管。二是创新未成年人识别技术。引入能够有效判断年龄的人脸识别技术,通过新游戏级别的登录验证和重复验证,加强对未成年玩家的识别和限制。目前,最大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护玩家的隐私。第三,它呼吁游戏平台,特别是几个游戏巨头,承担起他们应有的社会责任。企业的首要目的是获取利润,同时还应考虑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超越利润是唯一目标的传统观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和回归。
这是孩子放开游戏、避免游戏成瘾和完善反成瘾系统的唯一途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表现出一个坚强的人断腕的决心。
(作者是《时代周刊》的特约评论员)
标题:翁一:网游防沉迷系统不能再形同虚设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