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71字,读完约2分钟

让废物丢面子,挽回面子,这将有助于尽快制止废物之风

今年国庆期间,我去了一个地方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这场婚礼并不激烈,但宴会的规模有点惊人:一桌有8个人,清炒凉菜和一点点鸡心,一共28道菜。饭后,桌上还有七八个盘子和筷子。有些人嘲笑道:有些人认为这是刚刚端上来的。

莫让盛宴成“剩宴”(民生观)

宴会的浪费行为为社会各界所痛恨。“光盘行动”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了许多法规,在节约资金、反对浪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浪费在一些地方并没有消失。

莫让盛宴成“剩宴”(民生观)

在一些地方,很难控制宴会的浪费。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那是人们的好面子,虚荣的排场和害怕被低估。宴会上的一位“常客”直言不讳:宴会上被邀请的根本不是饭菜,而是主人家人的尊严。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勤奋和节俭变得琐碎和寒酸,而奢侈和浪费变得流行而不是被鼓励。

莫让盛宴成“剩宴”(民生观)

也许有人会说,买一顿丰盛的宴席可以对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表现出应有的关注,更不用说现在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完全可以承受。然而,消费不等于浪费,对生活事件的强调不应基于对有限资源的忽视。至少可以说,宴会浪费是金钱和食物的浪费;可以说,这是对资源的浪费,破坏了生态;此外,它将传播比较的趋势。

莫让盛宴成“剩宴”(民生观)

有必要隆重而适度地熨烫。我们怎样才能让盛宴持续下去?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给面子,找到正确的“出口”。大型宴会无非是试图赢得社会认可和心理满足。利用这种情况,改变荣誉激励,让浪费丢脸,挽回面子,将有助于尽快制止浪费之风。在一些地方,红白会立法的做法是值得推广的,对浪费严重的宴席进行公开的批评,对经济文明的宴席进行表扬和鼓励,使面子不再等于浪费。

莫让盛宴成“剩宴”(民生观)

此外,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在传统宴会中引入自助餐?美丽的菜肴和现场灯光音效被用来突出风格和提高品味。同时,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带食物,尽可能减少浪费。

莫让盛宴成“剩宴”(民生观)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8日,第13版)

标题:莫让盛宴成“剩宴”(民生观)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8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