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8字,读完约4分钟

推动房地产基金进入股市肯定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现阶段是不可行的。一个原因是房地产的吸金效应仍然很强;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宽松的货币环境并没有被大大收紧。与房地产市场相比,股票市场更加被动,因此不容易恢复投资信心。

郭施亮:房市资金会不会流入股市?难!

国内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多年的黄金发展期,现在已经逐渐进入全民炒房时代。这与持续宽松的金融和货币环境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只要国内宽松的金融和货币环境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支撑国内高房价的基础仍然存在。一旦国内宽松的货币环境发生实质性变化,作为一个货币敏感度高、利率敏感度强的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郭施亮:房市资金会不会流入股市?难!

从正常的思维分析,不会有永远上升的投资渠道,也不会有永远下降的投资渠道。然而,确定某一渠道的最终价格拐点仍然相当复杂。然而,市场有它自己的自我调节功能。尽管有许多人为因素,但仍然难以逃脱价值回归的过程。

郭施亮:房市资金会不会流入股市?难!

然而,有趣的是,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刺激作用非常明显,为国内房地产市场十多年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黄金时期;然而,相比之下,对资本和利率政策同样敏感的股市并未走出大幅上涨的趋势,仍难以摆脱多头和空头连续多年的局面。

郭施亮:房市资金会不会流入股市?难!

在持续宽松的金融货币环境下,股市应该会有所表现,但最终还是令人失望,并没有走出长期牛市的运行模式。

事实上,在多年来持续宽松的金融和货币环境下,国内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表现没有理由完全不同。从实质原因来看,一方面,国内股市注重融资定位;另一方面,它在于国内房地产市场明显的吸金效应,甚至上市公司都愿意将大量闲置资金和自有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

郭施亮:房市资金会不会流入股市?难!

值得一提的是,据统计,目前近一半的a股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总市值近1万亿元。当然,这只属于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如果我们计算剩余的未上市企业,甚至是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和大量的中小企业,可能持有的房地产规模超过一万亿。

郭施亮:房市资金会不会流入股市?难!

上市公司的大量闲置资金和自有资金投资于房地产,许多大股东的高级管理人员积极套现,然后将其资金投资于房地产等渠道。在这一系列现象的背后,股票市场上股票资金的分流速度实际上是在加快。只要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吸金效应没有根本改变,股市的流动性和资本就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郭施亮:房市资金会不会流入股市?难!

在持续宽松的金融货币环境下,国内房地产市场无疑是最有利的投资渠道之一,而股市原本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遗憾的是,由于股市本身的定位和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强吸金效应,国内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近年来已经失效,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仍然存在资本外逃的压力。

郭施亮:房市资金会不会流入股市?难!

然而,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国内股市的表现依然如故。一旦宽松的货币环境被大幅收紧或扭转,股市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负面影响,甚至比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更为明显。或许,这也是a股投资者难以在市场上赚钱的一个重要原因。

郭施亮:房市资金会不会流入股市?难!

如果房地产基金被推向股市,肯定会给股市带来巨大的推动。然而,在现阶段将房地产基金推向股市似乎是不可行的。一个原因是房地产吸纳黄金的效果仍然很强,赚钱的效果仍然明显,这往往是营利资本难以撤出;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宽松的货币环境没有得到很大的收紧,近年来m2增速明显放缓,但这是基于一个相对较高的基础背景。即使宽松的货币环境出现逆转并大幅收紧,我担心流动性更强、资本政策更为敏感的股市也将更加脆弱。此外,它还依赖于金融去杠杆化压力。相对而言,房地产市场的人为支撑因素相对较高。一旦政策阻断流动性,维持紧张的土地供应,甚至形成饥饿营销模式,房地产价格很难大幅下跌。相比之下,股市对金融去杠杆化更为敏感。从之前的强力去杠杆化到最近股权质押清算风险的集中释放,股市很容易出现大幅波动的趋势。与国内房地产市场相比,国内股市的表现更加被动。对于缺乏投资保障的股市来说,恢复投资信心并不容易。

标题:郭施亮:房市资金会不会流入股市?难!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9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