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25字,读完约8分钟
□周
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必须把完善产权制度作为关键环节。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可以使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加快不同投资主体在发展目标、经营理念、运营模式、决策程序等方面的磨合。,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实施有效的市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释放企业的活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功能,保持和增加国有资本的价值,增强国有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产权关系反映了一定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宏观政策层面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由中国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目标共同决定的,是我们遵循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在微观企业层面,不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投资和资本组合或管理组合形成的新的产权配置结构将有助于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调整国有资本结构布局,构建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必须把完善产权制度作为关键环节。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这需要通过完善产权制度来解决
在实践中,各相关主体都有不同的担忧:国有企业负责人担心国有资产在改革过程中流失;私营企业家担心混合后会被挤出市场。由于太多的行政干预和没有发言权,他们在未来将处于被动地位;员工们担心政策的改变。
(一)混合所有制只是产权制度的调整
从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来看,混合所有制的性质是由混合经济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例决定的。混合所有制体现什么样的社会属性,取决于公共和非公共经济成分的结构、特定的经济和政治环境、特定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的混合所有制在本质上显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然而,在发展混合所有制时,中国坚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个“不可动摇”的概念,但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从产权的角度出发。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没有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没有变。
(二)混合所有制通过产权形式连接企业关系
混合所有制的载体和实现形式是企业,混合所有制与企业的关系是通过产权形式联系起来的,因此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企业具有混合产权关系。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同组建股份公司,按照资本关系原则形成共同的企业产权和相应的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之间的关系,也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和资本原则运作,按照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市场原则运作和管理。在这个层次上,哪个成分占主导地位是由企业的具体经营条件和资本之间的谈判决定的,或者是由市场决定的。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混合产权的治理结构可以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和按照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模式来解决。
发挥混合所有制的作用
这需要通过完善产权制度来实现
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可以使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加快不同投资主体在发展目标、经营理念、运营模式、决策程序等方面的磨合。,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实施有效的市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释放企业的活力。
(一)完善产权制度有利于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
通过实现股权多元化,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运行协调、制衡有效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恢复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激发企业的活力、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规范企业在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监事和党组织中的权责关系以及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二)完善产权制度有利于调整国有资本结构布局
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国有资本可以通过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和参股的方式控制和影响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扩大国有资本的作用。它可以优化国有资源布局,促进国有资本在市场竞争中的进退,从缺乏竞争力的一般领域向真正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重点领域集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巩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国有资本投资领域可以转向真正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从而吸引和带动更多的非国有资本,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它能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主体作用。
(三)完善产权制度有利于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实施股权激励的前提是完善产权制度,明晰持股员工的股权收益,支持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围绕知识、技术和管理对企业管理者和技术管理骨干实施股权激励。股份制员工和企业不仅要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利益,还要承担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让合格的员工自愿入股,承担自己的风险。员工切身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的紧密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比以往更加关心企业的命运和长远发展,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中
完善产权制度的关键措施
中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的。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时,我们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权管理模式。
(一)明确SASAC作为国有产权的管理机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有企业的数量相对较多。中国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设立了SASAC作为管理它的独立机构。根据国务院授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履行出资人职责,对中央企业(不含财政部等部门管理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按照《公司法》、《国有资产法》和《监管条例》的要求,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资产管理和人员管理相结合,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我们称之为“三分离、三结合、三统一”),实现管理身份、管理方式、管理对象的根本转变。 管理理念和管理目标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改革后产权主体不清。 在实行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时,应明确国家是所有者的控股者,经营者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二)以“管理资本”为基础的产权优化管理
为了实现SASAC对国有企业所有者的实质性监督,可以设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将部分企业重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并明确SASAC作为投资者的股权,从而实现国家(全民)的投资收益。由于SASAC投资者股权的界定,可以加强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监督和管理行为监督,从而减少股权多元化中的国有资产损失,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合理利用并购中的产权交易
结合中国实际,通过横向并购,强化主营业务,剥离辅助业务,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扩大规模,缩小分销领域。同时,加强内部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管理结构,压缩产业链和管理层次,通过专业整合形成扁平高效的组织结构。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资产交易机制,国有产权集中在交易市场,以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的方式进行交易;建立规范的交易规则和操作系统,规范产权交易,让非上市国有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进行合理定价和公开交易,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置换和产权重组。
(作者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企业改革处副研究员)
标题:周丽莎:完善产权制度是混改的关键环节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9936.html